此次实验材料共7个亲本,分别为:周麦10147R(S1)、周麦10608(S2)、周麦10074(S3)、周麦11689(S4)、周麦0910X023(S5)、周麦10676(S6)、周麦05361(S7),按Griffing双列杂交
此次实验材料共7个亲本,分别为:周麦10147R(S1)、周麦10608(S2)、周麦10074(S3)、周麦11689(S4)、周麦0910X023(S5)、周麦10676(S6)、周麦05361(S7),按Griffing双列杂交法II配制1/2n(n-1)共21个杂交组合,共计28份材料。
1.2方法
于2015年10月10日将7个亲本及F1(共28个基因型)种植在周口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在田地里随机区组设计,2行区,行长1.8m,3次重复,株距9.5cm点播,宽窄行种植,窄行距18cm,宽行距38cm。田间管理按大田常规进行,调查性状包括抽穗期、株高、主茎穗长、茎秆弹性、穗数。利用浙江大学生物信息研究所朱军老师和陈国波老师开发的经典数量遗传学分析软件QGAStation1.0进行数据分析。
2数据分析与处理
2.1亲本及杂交组合主要参数表现情况
表1显示,在不同杂交组合间及亲本间各参数不大相同。在实验的7个亲本中,S1株高最低,仅有61.7cm,S6株高最高,达76.6cm,株高差距多达14.9cm。在穗长性状中,亲本S6和S3穗长较长,穗长最长的是S4,达到12.5cm。亲本S7有相对较低的株高、最多的穗数和较大的茎秆弹性,分别为68.5cm、10.3穗和4.4N/单茎,抗倒性比较好,农艺性状优良。而S6的株高和茎秆弹性分别是7个亲本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抗倒性最差,不适合做亲本。抽穗期方面,最大差值为5天,抽穗期相对较长的会晚抽穗,有利于躲过春季倒春寒发生对结实性的影响。
表1亲本及各组合主要性状均值表现
Table1parentsandvariouscombinationsofthemaincharactersofthemeanperformance
序号 组合 抽穗期天数/天 株高/cm 穗长/cm 茎秆弹性/N/单茎 穗数/个
1 S1 183 61.7 9.8 2.5 8.7
2 S1/S2 184 70.2 9.6 2.5 9.0
3 S1/S3 183 68.0 10.4 2.0 6.0
4 S1/S4 185 64.2 10.7 2.4 6.0
5 S1/S5 184 71.0 10.3 2.4 6.7
6 S1/S6 183 69.9 9.3 4.7 12.3
7 S1/S7 184 66.8 10.1 3.3 8.3
8 S2 186 72.8 9.5 2.6 9.3
9 S2/S3 184 73.8 10.8 4.8 9.3
10 S2/S4 186 76.3 10.2 4.8 11.3
11 S2/S5 186 69.7 10.0 3.6 10.0
12 S2/S6 184 75.7 10.7 4.7 11.3
13 S2/S7 186 63.3 10.0 7.8 11.0
14 S3 182 67.8 10.9 3.0 5.7
15 S3/S4 186 65.8 10.3 3.6 7.3
16 S3/S5 188 64.0 10.7 3.1 7.0
17 S3/S6 183 67.2 10.8 4.2 8.7
18 S3/S7 184 69.2 10.7 5.3 8.3
19 S4 187 69.5 12.5 3.5 8.7
20 S4/S5 187 67.7 11.5 6.8 15.7
21 S4/S6 184 70.0 10.7 8.2 13.5
22 S4/S7 186 64.7 11.4 5.2 9.3
23 S5 185 72.0 9.6 5.1 10.0
24 S5/S6 183 78.8 11.2 6.9 13.0
25 S5/S7 186 71.2 10.6 5.9 9.7
26 S6 183 76.6 10.6 1.7 8.3
27 S6/S7 183 73.3 10.2 2.7 7.7
28 S7 185 68.5 10.3 4.4 10.3
2.2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分析
表2表明,在7个亲本中一般配合力效应既有负向效应,也有正向效应,还有完全负向效应的[9]。一般来说,在小麦育种上要求株高、抽穗期数值不宜过大,因而株高、抽穗期GCA不宜过大,而穗长、穗数、茎秆弹性一般要求GCA相对较大才有利于产量的形成。
其中,亲本S1、S3、S4和S7株高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为负值,其中S1的负向效应值最大,表明在降秆选育中,S1的一般配合力在7个亲本中最好,可有效地降低杂种后代的株高,有利于提高小麦抗倒性。而亲本S6株高的一般配合力在7个亲本中表现为最大的正向效应值,在育种中使用有可能导致与其组配的后代株高增高。
抽穗期方面,亲本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RGCA)为负值可能有利于小麦早熟,相反亲本RGCA为正值能够延长小麦生育期,有利于高产性状的形成。如亲本S1的抽穗期RGCA负向较大,而亲本S4的抽穗期RGCA正向较大,育种中应注意根据为不同麦区培育品种适当使用。
亲本中S4的穗长、穗数、茎秆弹性的RGCA为正值,且株高的RGCA为负值,既可有效地降低杂种后代的株高,又可有效地增加杂种后代的穗长、穗数和茎秆弹性,提高小麦抗倒伏。S7的株高、穗长的RGCA为负值,茎秆弹性的RGCA为最大正值,可有效地降低杂种后代的株高,在不影响穗长的情况下,有利于增强后代植株的抗倒伏性,与S4相比抽穗期也相对较短,有利于小麦品种的正常成熟,也是个较好的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