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官督商办以轮船招商局为例的分析

“官督商办”企业经营方式是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其必要性显而易见,所以我们在企业改制中,要对“官督”有一个一分为二的辩证认识,以史为鉴,今天的国企改革也需要参照近


摘要:“官督商办”是清廷在洋务运动中施行的一种新颖的经营管理企业的方式,而且长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虽然学术界对“官督商办”这一企业机制的研究有很多的成果,但是有一些学者关于“官督商办”的认识却仍有一些可商榷的地方,具体就是同情“商办”,而对于“官督”却是缺乏全面的评价。以轮船招商局为例去分析官督商办,以达到让今天的企业能够借鉴的目的。

关键字:官督商办;轮船招商局;分析

On the Official Du Commerce-case Analysis-a Steamship

Abstract:"Official Governor's Business Office" is a novel way of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Qing court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in force, and has long been the concern of academics. Although the academic study of "Government Commerce," the enterprise mechanism has a lot of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ome scholars on the "Government Commerce" still have some understanding can be open to question, specifically sympathy "commercial office" , and for "official Governor" is the lack of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teamship Corporatio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Government Commerce, so as to achieve today's businesses to learn the purpose.

Key Words:Official Doc; Commercial; Steamship  

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前言1

一、“官督商办”的历史解释1

(一)“官督商办”的含义1

(二)“官督商办”的形成2

(三)“官督商办”的性质3

二、以“轮船招商局”为例的分析4

(一)轮船招商局的成立原因4

(二)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方式4

(三)轮船招商局的影响5

三、对“官督商办”经营方式的评价5

(一)“官督商办”的积极效应6

(二)“官督商办”的消极效应6

(三)“官督商办”对当今社会的影响7

结语7

参考文献7

致谢9

论官督商办--以轮船招商局为例的分析

前言

对于“官督商办”我们十分熟悉,无论是从初中的历史课本还是高中的历史教育都曾涉及过这一概念。经过高师历史四年的学习,我发现对“官督商办”进行评价时大多在讲述“商办”所带来的优点,而却忽视了“官督”的作用。笔者认为,对于“官督商办”我们不仅要看见“官督”的弊端,也要去理解清政府采取“官督”的用意,以及“官督”这一经营方式对于今天企业经营方式的借鉴作用。

一、“官督商办”的历史解释

(一)“官督商办”的含义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工业化运动,“官督商办”这一经营方式便是在这一种情况下进行的一次努力尝试。它是洋务运动中管理民用企业的一种方法。“官督商办”的含义就是“在清政府进行监督管理的情况下,以招商的形式,通过筹集并且运用商人的本金,开办民用企业”。正如李鸿章曾经提出的“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1]依笔者之见,在“官督商办”中对于“商”的理解争议不大,“商”就是指可以为企业投入大量资本的商人。“商办”就是由商人投入大量资本而创办并且经营的企业,其盈亏自负。但是对于“官”却有不同的理解,其实从李鸿章最开始创办洋务企业的时候,对于“官”的含义的理解主要是指“朝廷”与“官府”。可是在刚刚开始的时候,运用“官督商办”这一方式进行经营的企业效益却十分差,因此左宗棠提出“一经官办,则利少弊多”[2]。所以在当时就有许多人甚至是一些当今的学者也将“官”这个名词理解为“官督”这个短语,也就是“官府的某个人或者说某位官员的督查与管理”。所以说在当时人们对于“官督”就已经有了错误的理解,由于自身的局限而没有客观的理解“官督”,所以对于“官督商办”也就没有具体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