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山城母亲》的现代化创作(2)

(一)豫剧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产于河南本土的豫剧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前身是河南梆子。关于其前身河南梆子的起源的说法较多,较难考证。河南


(一)豫剧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产于河南本土的豫剧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前身是河南梆子。关于其前身河南梆子的起源的说法较多,较难考证。河南梆子经历漫长的发展时期,到了新中国建立了以后,在众多艺术名家的努力探索与创新下,也进行过好多次的改革,最终产生了一门成熟的戏曲艺术并正式更名为豫剧。当下豫剧的发展在一大批优秀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下还是取得了不少成就的。比如河南周口戏剧艺术研究中心,在肖秀莲团长的带领下,创作出了《都市霓虹》等“都市三部曲”系列,《大懿皇后》、《西湖公主》、大戏《山城母亲》等,曾去中南海演出,获得了广大剧迷观众的喜爱。但是虽有喜人一面,但是总体戏曲的发展情况来看,进入了现代社会,戏曲市场开始大面积的萎缩,豫剧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其中原因除了市场经济冲击下影视行业崛起对其的影响外,加之自身融资力下降造成资金不足,以及戏曲人才的缺失等这些外在的客观因素,还有戏曲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就是内因。当今社会越来越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更加多元化。戏剧艺术是观赏性的艺术形式,能吸引观众才是该类艺术的关键工作。所以戏剧艺术自然也要迎合这种多元化的审美要求。如果说豫剧一味的固守所谓的“传统”,不懂得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去迎合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的话,戏曲的现代化创作也就无法实现,戏曲在当今的社会下也就无法很好的继承与发展。

普列汉诺曾指出:“劳动先于艺术,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虽然艺术从其起源来看是多元决定的结果,但是其中“巫术说”与“劳动说”更有其权威性,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艺术的起源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1]由于豫剧产生于农耕时代的劳动实践,受众大多数集中在农村收到过豫剧艺术影响的中老年观众。而对于大多数的年轻人来说,社会的多元化带给了他们更多丰富的娱乐生活方式,对于城市中的年轻群体来说市场经济影响下迅速崛起的影视行业更加能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相比来说较为单一传统的豫剧已经无法在他们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了。而且最严重的是在豫剧观众的主要聚集帝农村,随着年轻一代外出工作,致使他们对于豫剧也无暇接触。所以总的来说在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审美要求多元的冲击下豫剧市场不断萎缩。豫剧的观众在今天主要以受到豫剧艺术侵染较深的中老年观众群体为主,年轻的群体未收到豫剧的更多感染,对于观赏豫剧的兴趣不佳,加上更多的娱乐方式的选择,豫剧自然越来越淡出他们的生活。[2]

(二)《山城母亲》的突围尝试--戏曲理念的转变

《山城母亲》是周口市戏剧艺术研究院全力打造的一部红色历史题材豫剧。导演将小说《红岩》中的“双枪老太婆”的故事加以改编,以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再叙当年的抗日传奇。[3]小说《红岩》是一部慷慨激昂的英雄史诗,书中主要是赞美了伟大的中国党战士在敌人的迫害下仍然顽强抗争的精神还有毅力。《山城母亲》的剧本特色最主要体现为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紧密结合。书中的“双枪老太婆”作为小说中本来着墨不算太多草根式英雄人物人物,在戏剧《山城母亲》中开始作为主要的人物来塑造并且将原来比较单一的的英雄人物塑造的更加立体,加入了血肉,更加的真实。小说中的对于老太婆的塑造更多的是展现她是一名传奇的司令员,到了改编的戏剧《山城母亲》中不止作为一位游击队的领导者更是作为一名母亲一名妻子,给予了她更多的人文关怀,这就涉及到了戏剧创作理念的改变。在人性化的关注视角下,英雄成为我们熟悉的普通人,真正让他们融入了平凡的生活,成为我们身边常能见到的普通人。在戏剧《山城母亲》中双枪老太婆的也有着最普通人的情感也有性格上的缺点和冲动之处。她是一个最普通坚强的母亲,丈夫被捕“牺牲”后,她一个人独自抚养儿子,对儿子有着很高的希望,见到准媳妇成瑶后也如普通婆婆一样憧憬着未来儿孙绕膝的美好生活。她也是一位满含深情地妻子,一曲接头的歌谣勾起她对以往的美好回忆。在她见到装疯多年忍辱负重的丈夫后,心中的情感再不能平静。十八年的唱段中的一句“十八年你装疯比死难,”唱出这位妻子、母亲十八年来痛失丈夫的伤痛,也唱尽对丈夫牺牲的无尽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