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影片市场国内外研究现状

杨柳在《“进口大片”二十年与国产电影的跨文化回响》中指出,“二十年来,国产电影也反复学习吸收‘进口大片’的创作策略和传播形态。


关于进口片的市场分析多见于各种媒体报道。例如时光网上的一篇关于批片的分析报道:“国内买断片的市场现在留下的玩家没那么多了,整体上已经相对成熟,利润率也不太高了。现在买断片和分账片的差别其实也在逐渐缩小了,许多国内的公司在剧本创作阶段就会开始参与,而且海外的版权方也开始与国内的片方分账。之前都不看重这块市场的片方现在也开始看重营销。整体上,买断片的市场正从蓝海变成红海。” 着重分析了2016年批片数量陡然增多的原因,并对业内人士进行了采访,给网友提供了比较有价值的信息。当然媒体也十分关注进口片配额的问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曾报道:“进口片数量的增多以及票房的增长,将对投资、发行和放映端的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 从观众的视角来说,大家都希望进口片配额可以进一步放开,引入更多优秀的影片,这样不但可以开拓内地观众的视野,也可以对内地的电影市场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这些媒体的言论中不难看出进口片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和影响日益明显,我们必须以客观的态度正确对待进口片。

专门对进口片市场开展的学术研究目前还不太多。万萍的《进口分账影片十年票房分析》一文分析了1994~2004十年间进口分账大片在我国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该文认为“1995年到1999年是大片坐稳中国电影市场的五年,2000年至2004年,大片的市场地位仍无法撼动”,作者建议“只有更规范更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操作才能让民族电影产业复兴, 才能避免中国电影产业在美国大片的抚养下生存。” 这篇文章中作者将时间轴分为1995—1997、1998—1999和2000—2004这三个跨度,分别在每个跨度里对进口片和国产片进行讨论,缺乏一个更加宏观、整体性更强的对比分析。

杨柳在《“进口大片”二十年与国产电影的跨文化回响》中指出,“二十年来,国产电影也反复学习吸收‘进口大片’的创作策略和传播形态,形成了带有文化和资本全球化倾向的‘准国产大片’和‘国产大片’。虽然这些国产电影在票房上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从跨文化对话和文化输出的有效性上来看却并不理想,它们往往回避了本土境遇的真实性,也相对缺少核心价值观,甚至流于犬儒化和虚无主义” 。这篇文章成书于4年前,作者当时绝对没有料想到在3年后的2017年会有《战狼2》、《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等一系列弘扬核心价值观、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优秀国产影片诞生。

在外文文献中,绝大多数关于进口片的讨论集中在韩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并没有专门针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进口片票房讨论。加拿大学者W. D. Walls的The Changing Role of Hollywood in the Global Movie Market ,讨论的是好莱坞在全球电影市场中角色的转变,其得到的结论是“我们没有发现证据证明美国国内市场的票房成功模式会产生蔓延到其他电影市场的传染病。然而,在美国发行的电影获得成功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的电影票房成功似乎不太确定(因为收入结果的差异较小)” ,这也说明了美国的票房模式还是难以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