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words: OSA-SGC; Nerolidol; Cigarette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目录iv 1绪论1 1.1关于淀粉的研究1 1.2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的机理和国内外的一些研究2 1.3双亲性淀粉
Keywords: OSA-SGC; Nerolidol; Cigarette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iv
1 绪论 1
1.1 关于淀粉的研究 1
1.2 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的机理和国内外的一些研究 2
1.3 双亲性淀粉衍生物纳米颗粒的机理 2
1.4 爆珠香烟的现状 3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4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
2.1 实验材料 5
2.1.1 实验原料及样品信息 5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5
2.2 实验方法 6
2.2.1 短链葡聚糖(SGC)的制备 6
2.2.2 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的制备 7
2.2.3 双亲性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OSA-SGC)纳米粒子的制备 8
2.2.4 负载橙花叔醇的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OSA-SGC)纳米粒子的制备 9
2.3 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的表征方法 9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9
2.3.2 热重分析(TGA) 10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10
2.3.4 动态光散射(DLS) 10
2.3.5 样品溶解度的直观观测 11
2.4 负载橙花叔醇的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的表征方法 11
2.4.1 包埋率的测定 11
2.4.2 负载橙花叔醇的OSA-SGC纳米粒子溶解度的直观观测 12
2.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12
2.4.4 动态光散射(DLS) 12
2.4.5 感官评价 12
2.4.6 缓释性能的测定 13
3 结果与讨论 14
3.1 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的表征 14
3.1.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14
3.1.2 热重分析(TGA) 15
3.1.3 动态光散射(DLS) 16
3.1.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17
3.1.5 样品溶解度的直观观测 17
3.2 负载橙花叔醇的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的表征 18
3.2.1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 18
3.2.2 包埋率的测定 21
3.2.3 动态光散射(DLS) 22
3.2.4 负载橙花叔醇的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纳米粒子溶解度的直观观测 23
3.2.5 感官评价 23
3.2.6 缓释性能的测定 27
4 结论 28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1 绪论
淀粉不仅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来源丰富并且是可再生性资源。淀粉不仅在食品工业领域有着重要作用,在纺织、医药、化工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1.1 关于淀粉的研究
葡萄糖分子聚合成淀粉,通式是(C6H10O5)n。淀粉中主要的葡萄糖苷键为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α-1,4糖苷键占总糖苷键高达90%多,而α-1,6糖苷键只占总糖苷键的6%左右,但α-1,6糖苷键有着使淀粉链形成分支结构的重要作用[1]。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玉米淀粉。脱水葡萄糖单位间经α-1,4糖甙键连接的是直链淀粉结构,直链淀粉含量越高,分子间结合的容易程度跟直链淀粉含量成正比关系[2]。直链淀粉是吡喃葡萄糖仅以α-1,4键连接的长键化合物,成膜性和凝胶性良好且具有质构调整及促进营养素吸收等功能[3]。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是脱水葡萄糖单位经由不同糖苷键连接得到的,因此两者的性能和用途不同。相比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分子量更大,葡萄糖单元除了由α-1,4糖苷键连接之外,还存在由α-1,6糖苷键连接的分支。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在溶解度方面存在差异,尽管支链淀粉颗粒较大,结构却比较疏松。支链淀粉的这种特性导致支链淀粉颗粒内更容易渗入水分子,但由于支链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链无法进入水中。因此支链淀粉能在水中涨大润湿却不能溶解于水中[4]。
蜡质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和高直链玉米淀粉是玉米淀粉的主要三类,是由直链淀粉含量的不同分类得到的。其中蜡支链淀粉含量超过95%以上的是蜡质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的支链淀粉含量在78%~72%之间;而支链淀粉含量在55%以下的为高直链玉米淀粉[5]。淀粉晶体结构有三种主要类型:A型、B型和C型。支链淀粉侧链比较短的是A型晶体结构;支链淀粉侧链比较长是B型晶体结构;C型支链淀粉同时具有长侧链和短侧链 [6]。糯玉米淀粉是A型淀粉结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