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的提出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了前科学概念,之后,维果茨基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并且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此,对前科
1问题的提出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了前科学概念,之后,维果茨基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并且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此,对前科学概念的研究逐渐开始发展起来,并延伸到学校教学中的不同领域中[4]。初中生物课程属于是义务教学阶段,目的是为了提高初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而不再是要求死记硬背,而是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有针对的对生物概念进行讲解,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生物学前科学概念加以引导,学生才能更好的接受科学概念[5]。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生物前科学概念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对学生的生物前概念加以转变,加以引导,显得尤其重要,在生物课堂上,生物与教师对生物前科学概念重视程度不够,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错误前科学概念,也没有及时的对其进行改正,那么可能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可能又不能对概念做出科学的理解,对概念的理解又回到了前科学概念上,而科学概念却不是,所以,学生可能在一个问题上多次出错。所以说,对初中生前科学概念的调查研究是有必要的。
2前科学概念
2.1前科学概念的定义
前科学概念是说学习者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对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这种通过经验积累对概念的认识其实并不全面,也就是说,这种理解实际上是和科学概念本身的属性是有一定偏差的,但是,前科学概念并不是错误概念,错误概念是指对概念的错误的理解,而前科学概念在一定的引导下,是可以转变为科学概念的[6]。
2.2前科学概念的特点
我们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得出前科学概念有如下特点:
(1)经验性。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没有人告诉学生科学概念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学生根据自己惯有的思维模式,想当然的认为某种概念应该是怎样的。
(2)负迁移性。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这会对科学概念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7]。
(3)前科学概念形成后,会在学生思维中存在相当长的时间,难以改变。
(4)前科学概念的认识与年龄、阅历也有关系。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前科学概念会慢慢的接近科学概念。
(5)特异性。每一个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都不会是完全一样的,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生长环境,接触的人群也不一样,也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前科学概念也是千差万别的。
(6)潜伏性。学生在认识了前科学概念之后,看似已经完全对前科学概念掌握并理解,但这种科学知识,在脑中其实并不稳定,经历长时间过后,就又回到了前科学概念,可见,前科学概念一直是在人脑中潜在的,从未离开,所以我们除了需要定时的去复习科学概念,还需要转变自己的前科学概念[8]。
(7)肤浅性。学生对前科学概念的理解往往是停留在表层,很多时候是对概念字面意思的理解,具有一定的肤浅性。
(8)缺乏概括性。前科学概念一般都缺乏实践的证明和严密的逻辑推演。
(9)形成的长期性。前科学概念是师生之间在长时间的学习与教育过程之中形成的。
(10)多样性。前科学概念包罗万象,内容广泛,学生对于各个不同的学科多会有不同的认识,前科学概念具有多样性[9]。
2.3前科学概念的来源
对前科学概念来源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前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有十分广泛的来源,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其实前科学概念的形成主要是学生利用原有的思维模式去认识新知识,是由原有的个人生活经验导致的,是学生对概念的第一印象。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生物学前科学概念的来源有很多,比如说家人,家人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器重包裹对孩子前科学概念形成的影响;初中生的生物前科学还来源于小学教师的影响,在小学,学生已经接触自然科学这门课,对生物方面的只是或多或少已有一些认识;再一个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可能是来源于事物本身的特点,比如说,学习鲸鱼这种动物的时候,初中生的前科学概念是这是一种鱼类,是生殖方式为卵生,因为他们观察到鲸鱼生活在水中,能够在水中游动;其实前科学概念有时候是生物学概念在向外延伸的时候,学生把它随意的夸大或者把它的范围随意的缩小;前科学概念还可能来源于生活中的传媒信息的错误引导;当然,前科学概念还有其他的一些来源,在这里我们无法将这些来源一一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