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环境中植物体内部结构受到的伤害主要表现在细胞器结构的损坏上,植株细胞中叶绿体的结构遭到损坏,叶绿体中用于光合作用的囊状机粒数量降低,
在盐环境中植物体内部结构受到的伤害主要表现在细胞器结构的损坏上,植株细胞中叶绿体的结构遭到损坏,叶绿体中用于光合作用的囊状机粒数量降低,淀粉粒增多,并且体积增大比较明显,随着盐环境胁迫时间延长,叶绿体变得不稳定且逐渐降解,同时叶绿体基质中的类囊体解体,呈垛叠状的类囊体膜的比例减少[10]。
1.4铅对植物的影响
铅是植物的非必需元素,当植物在自然界中与它接触后会受到一定的毒害,一些受毒害比较轻的植物只是生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体内的生理代谢过程发生混乱,而受毒害比较严重的可能造成植物枯萎死亡[11]。当铅离子进入植物体时,由于植物原生质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的划分界面, 因此会最先受到铅离子的毒害。铅离子能够利用植物体内外的渗透作用,通过原生质膜进入细胞,影响细胞的生理活动,促使新陈代谢紊乱,甚至造成植株的枯萎死亡。例如,植物在受到铅胁迫时,植物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以及体内叶绿素的合成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有些植物的叶绿体结构也会遭到严重的破坏,最终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同时铅还可能破坏线粒体的结构,抑制植物根系多种脱氢酶等其它与呼吸相关的酶活性,对植物的呼吸作用造成影响[12];铅在植物体内也能铅通过拮抗作用致使植物自我调节能力受到破坏,影响植物从外部环境中吸收自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造成植物体内各大营养元素相互之间的恒定关系被打破,从而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13]。这些都是铅对植物细胞水平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在铅植物的个体水平影响上,主要表现为铅对作物的根系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的影响表现的较为显著,细胞有丝分裂的速度显著降低,并且还阻碍新根系的生成[14]。然而,铅不仅影响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还可能通过人类、植物与动物三者之间的食物链进行相互传递,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1.5 菖蒲概述
1.5.1 菖蒲的生物学特性
菖蒲(学名:Acorus calamus)是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是多年水生草本。菖蒲的茎属于变态类茎中的根状茎,呈扁圆形状,分蘖量大,根系发达,多数根系呈肉质,具毛发状的须根。叶片自茎基部生出,呈剑状狭长,叶片基部宽,叶片中间主脉非常明显,两侧均隆起。花自茎基生出,扁三棱形。
日常生活中常见于池塘、湖泊岸边浅水区,喜欢生长于水比较浅的河堤岸边等湿润的环境中。贫瘠的土壤中也能生长很好。一般生长于海拔2600米以下。在南北两半球的温带、亚热带均有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0-25℃,当外界气温低于10℃时植株生长活动停。在寒冷的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地下茎潜入土中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