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商办建筑设计论文(2)

基地设置四个人行入口,西南和东北方向设置了主轴线上的主次入口,西北与东南方向设置了垂直主轴线的两栋塔楼办公入口。总共设置三个车行入口,基


基地设置四个人行入口,西南和东北方向设置了主轴线上的主次入口,西北与东南方向设置了垂直主轴线的两栋塔楼办公入口。总共设置三个车行入口,基地北侧设置了地下车库入口,与支路楠木路想接,设有回车场;基地西侧设置了后勤入口,于西向中央处开口,与主干道环湖西路相接;基地东侧设置第二个地下车库入口,与支路云鹊路想接。人车分流,大面积步行抵达,确保区域商业价值最大化,并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绿色公共空间,最大程度的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城市绿色休闲平台。

五.建筑结构

本项目裙房和地下使用框架结构,地下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塔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加气混凝土砌块为墙体。主柱网采用8.1米*8.1米,一层室内地坪高出地面0.45米,6米的层高保证了入口处的空间感,二至九层与地下两层皆采用5.1米层高,除去各占一米左右的结构与设备高度,保证了三米左右的室内净高,同时5.1米的层高也能在建筑层数低矮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立面效果。建筑主体高度采取了与周边建筑较为相近的48米,能形成较为美观的城市沿街面。

六.功能分布

各功能区分布基本如下:地下设有双层车库,人防和设备用房。一层为对外服务入口大厅,购物中心作为综合体的核心,分布于整个地块的一只三层,四至九层为商务办公用房。

七.空间分布

入口区广场衔接办公区与城市空间,是车流、人流主要汇集点,设计对该部分空间作放大处理,突出入口,舒展大方,功能性也较强。设计分析建筑体量及环境景观尺度,对该部分作简洁处理,开敞,突出建筑立面效果。

底层商业沿折线形展开,拥有55米商业展示面。配套商业结合人流沿楠木路,面向云鹊路展开,整个地块布局合理有序。以塔楼主导,形成内凹的折线广场,与周边建筑合理衔接,同时保证了商业空间的灵活性和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入口广场在东北引导人流又组织了绿化景观,充满趣味性。

环形的商业动线,直观简洁和其他动线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动线简单从而使每个商铺和主力店获得均等的展示。平面上通过加设中庭来实现节点的过渡和行为延续问题。步行街大面积开口解决了垂直交通和视线的问题。

两侧装饰性绿地有效围合空间氛围,自然联系西侧的城市开放式绿地,设计通过微地形处理竖向变化,树木高低错落,富于层次,有效围合园区空间,自然衔接绿地外环境景观内容处理上,简洁而不失细节。韵律感强的铺装,丰富了广场的层次,对景效果突出。三层屋面的绿化广场有效弥补了高层办公的景观与歇息需要,茶座与大面积的景观形成视线的焦点,弥补了中央处的景观缺失问题,与东西两侧的大面积景色相得益彰。

主广场空间,广场东西两侧采用白皮松、红叶李、垂柳列植,色彩对比鲜明,形式大方,大楼两侧布置两株大银杏,丰富建筑立面,增加广场进入的仪仗感。南侧绿地,外围采用樟子松、白皮松、云杉等常绿大乔木为背景,前景以秋色叶植物与春花灌木作装点,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四周以常绿乔木围合,活动空间布置,阔叶大乔木,形成良好林荫休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