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谙世事之悲 黛玉不理睬人情世故并不是因为她不懂,只是她处理人情世故并不像宝钗那样热情洋溢。黛玉坚持本心,“质本洁来还洁去”[3],不
(二)不谙世事之悲
黛玉不理睬人情世故并不是因为她不懂,只是她处理人情世故并不像宝钗那样热情洋溢。黛玉坚持本心,“质本洁来还洁去”[3],不肯也不愿融入黑暗社会的大染缸。她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使她的性格与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冲突。例如第三回,黛玉随邢夫人去见贾赦,虽然是黛玉第一次来贾府,但是贾赦此时正忙着吃喝玩乐,并不想见她,使唤下人出来应付她。像黛玉这么聪慧的人,一眼便瞧出了此刻的情形,于是黛玉连忙站起来,回应了下人的应付之词后,又坐一刻,就告辞离开。邢夫人客气的挽留她吃晚饭,黛玉却微笑着回应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3]黛玉不阿谀奉承,对待人情世故冷处理的方式令人缺少可亲近之感,也是对黛玉悲剧命运的暗示。
(三)多愁善感之悲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与“泪光点点娇喘微微”[3]这两句话生动形象展示了黛玉的两种美态:一是多愁,一是多病。这与她的性格上的多愁善感和任性执拗相呼应。用“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3]从眉目的细节上描写也是作者的描写特色之一,眼里含情更是表现出其内心世界情感丰富。在原著中提到,黛玉见到潇湘馆的屋檐住着一窝燕子,“等大燕子归来,放下帘子并用狮子倚住窗户。”黛玉则时常这样叮嘱丫环雪雁。[3]一放一倚之中,足见黛玉心地善良。她担心害怕小燕子挨饿受冻、受伤,也害怕小燕子像她一样成了孤儿。她担心的如此多,体现她内心情感如此丰富。在《红楼梦》中,“放风筝”事件也是她多愁善感的最有力证明。原文提到,有一种把风筝的线剪断就可以去除晦气的风俗,大家都喜气洋洋地放风筝,然而,黛玉紧紧攥住手中的风筝,一直不曾撒手。她说:“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3]她不忍这断线风筝就如同她自己一般漂泊孤苦,触景生情将自己的凄苦之情寄托于风筝。这细微的小事却深深触动了她万般的无奈与无限的愁绪,足见她多愁善感程度之深。
(四)孤芳自赏之悲
黛玉的孤芳自赏之悲是与她的高傲、自尊又敏感的性格分不开的。初到府时,她从不敢多说话,不敢多做事,万事小心谨慎,只害怕被别人笑话她不懂礼节,在奢华的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强烈的自卑感占据了她的精神世界,这与她高傲的性格发生冲突,而她不能摆脱,只能用过度的自尊来掩盖内心的自卑[5]。黛玉在贾府谈不上有多高的地位,甚至在外祖母心目中,黛玉都是外人。一次,贾宝玉林黛玉二人都患了恶疾,王熙凤献计,说要冲喜,贾母说道:“自然是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3]但仔细研读《红楼梦》后,也发现不少与她高傲自私的刻板印象完全相反的细节。比如对待长辈,她是谦卑、热情、守规矩懂礼貌的。在第四十回,以贾母为首的太太小姐们携刘姥姥逛大观园,头一站来了黛玉的潇湘馆,林黛玉不仅热情又很谦卑,足以看出,孤芳自赏也并不完全是她所愿。她一心想融入众人,却无奈一次次受到内心自尊的煎熬和现实环境的排挤,导致黛玉只能孤芳自赏最终得到凄婉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