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像晴雯这种既漂亮又心灵手巧的姑娘,应该得到很多人的喜欢和美好的结局。只可惜,自古红颜多祸水,晴雯的美丽却成为了致命的毒药,为她招来
论说,像晴雯这种既漂亮又心灵手巧的姑娘,应该得到很多人的喜欢和美好的结局。只可惜,自古红颜多祸水,晴雯的美丽却成为了致命的毒药,为她招来“狐狸精”的祸端,遭受诬陷而被驱逐,结束了她青春而短暂的生命。晴雯的美貌,是造成她命运悲剧的直接原因。著名作家沈从文曾经说过“美丽总是使人忧愁。”[3]在我看来这句话用在晴雯身上非常贴切。在封建社会里,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要安分守己,随分从时,不能过分张扬。尤其像晴雯这种地位卑下的丫鬟,在王夫人的眼里里,晴雯的美如带刺的玫瑰,充满着危险。每个母亲都是望子成龙的,王夫人一方面溺爱着自己的儿子,一方面又希望宝玉能出人头地,像晴雯这种长的像西施的危险又充满诱惑的贴身丫鬟当然成为了她驱逐的首要目标。而晴雯的率真和面貌又有点像林黛玉,这也是让王夫人讨厌的原因之一。黛玉敏感、爱耍性子,和宝玉之间没少折腾,这让身为母亲的王夫人操碎了心。因贾母对黛玉的宠爱,王夫人即使嘴上不说,心里却堆满了怨言。所以,晴雯的被逐,是一场无法避免的结局。而晴雯的悲剧命运,恰恰也暗示着“木石前盟”的悲剧。
二、率直贴心俏丫鬟
晴雯是一个天真活泼,率真自然的丫头,她是青春的,是火热的,她给大观园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给怡红院注入了鲜活的生机。“晴雯性格的特质,是那种独来独往 、嫉恶如仇 、敢爱敢恨 、敢笑敢骂的青春活力, 和那种反抗权威、轻视等级的平等自由的精神 。”[4]晴雯就如一个孩子般,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即使是一个卑贱的的丫鬟,她也依然活的随心所欲、潇洒自在,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晴雯的出场也与众不同,她作为宝玉的丫头,但在宝玉面前并没有奴才该有的唯唯诺诺,相反她在宝玉面前是责怪主子,向宝玉撒娇,这些小女孩的表现也是晴雯活泼率真的体现,同时也把她的天真烂漫也展现了出来。当然,晴雯也是体贴的,哪怕是简单的贴个字,她生怕别贴的不好,把宝玉的字弄坏了,就亲自爬高上梯的贴上,手都冻僵了,可见她的贴心忠心。
晴雯天性活泼,性子耿直,不大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她眼里容不得沙子。不管别人怎么想,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怡红院的小红攀高枝儿被晴雯看见时,晴雯立刻就毫不留情的拆穿。虽然有点尖刻,但明确的表达了自己摒弃谄媚的坚定立场。作为奴仆,最重要的就是对主子的忠心。小红这种背叛的行为在正直的晴雯的眼中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怡红院的小丫头坠儿偷虾须镯事情败露,被生病的晴雯知道后,就用挖耳勺戳她,骂坠儿眼皮浅,坚决的要撵她走。在正直的晴雯眼里,这种错误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她是宝玉忠心的丫头,是宝玉的知己,她不允许这样的错误给宝玉的脸上抹灰,令宝玉丢脸,让别人笑话。她不顾自己生病的身体,不怕招别人怨恨,在她的心里只有宝玉,只要维护宝玉。她对宝玉的维护也是直率的,毫不委婉的,这些也都是晴雯贴心忠诚的体现。
晴雯的直率、贴心还表现在《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这一节中。贾母刚送宝玉一件比较珍贵的孔雀裘衣,不料宝玉刚披上就被手炉中迸出 的炭火烧个洞,为了不被挨骂,他叫人遍寻能工巧匠都无人能够缝补。晴雯生病躺在床上几天了,病的十分难受,当听闻宝玉为了烧坏的雀金裘而苦恼时,她不顾自己病弱的身体,强撑着病弱的身体来帮忙。头重脚轻,满眼金星乱撞的时候,怕宝玉着急,仍狠命咬牙捱着,还劝说宝玉要早点休息,晴雯的体贴忠心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她的体贴和活泼率真还体现在她对宝玉的支持和理解上。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叛逆的宝玉偏偏不喜欢读书,但又苦于严厉父亲的的考察,夜灯挑读时晴雯机智的为宝玉出谋划策,以吓着了为理由来装病从而躲过了这一劫。这段小小的插曲虽是一场闹剧,却处处体现了晴雯对宝玉的贴心和她的机灵。正是因为晴雯的体贴忠心,才深得宝玉的重用。卧病在床的宝玉惦念黛玉,就是托付晴雯偷偷的给黛玉送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