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中张生人物形象探究(2)

张生一介书生不仅会吟诗作赋而且还通晓音律。张生凭借智谋退敌后本以为按照约定可以娶崔莺莺为妻。可没想到老夫人食言,要求张生与崔莺莺之间要互


张生一介书生不仅会吟诗作赋而且还通晓音律。张生凭借智谋退敌后本以为按照约定可以娶崔莺莺为妻。可没想到老夫人食言,要求张生与崔莺莺之间要互称兄妹。张生伤心欲绝。但张生的痴情打动了红娘,红娘为张生出主意,告诉张生莺莺爱琴并且在花园内烧夜香时以咳嗽为令,要张生用琴音打动莺莺。当天夜里张生凭借超高的琴艺随心而奏,用琴音诉说着内心对莺莺的思念。

当崔莺莺听到张生的琴音时,感叹琴音既像玉佩声叮咚作响,又像梵王宫夜晚的撞钟声。当琴音变高时,琴音似月朗清风下鹤对长空唳;当琴音变低时,琴音又好似一双人在窗边说着悄悄话。崔莺莺通过琴声读懂了张生的内心,被张生的真心所打动。可见张生的琴艺十分的精湛,通过了琴音使一切尽在不言中。随后,张生又弹奏了一曲《凤求凰》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内心,词哀意切,戚戚然然,如鹤唳天,崔莺莺听后不觉泪下。[2]

(二)机智勇敢、有胆略

张生对崔莺莺一见钟情,便想办法接近崔莺莺。他先拜见了寺庙中的长老,向长老解释了要进京赶考希望能在寺庙中借住。当红娘来向长老打听关于斋道的事情,张生从中的知崔莺莺也会到场。便当场以也要为父母帶斋为借口参与佛事,这些都显得张生机智聪明,善于随机应变。当他向小和尚打听到崔莺莺会在夜晚烧香,便在夜晚躲在附近,等崔莺莺过来便吟诗一首吸引了崔莺莺的注意。可见张生虽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是他不迂腐,反而勇敢的打破封建的束缚大胆的追求自己的所爱。

张生还有着非凡的谋略。孙飞虎贪图莺莺的美色,想掳莺莺为妻,便用兵围住普救寺,鸣锣击鼓,呐喊摇旗,逼寺里众人交出崔莺莺与他为妻。危急时刻,张生勇敢的鼓掌上前表明了他有退敌之策。他提出了缓兵之策,首先派人先告诉孙飞虎崔莺莺小姐父丧在身不可以敲锣打鼓,以免小姐受惊。并提出要退兵一射之地,等三日功德圆满后,崔莺莺脱下孝服便可嫁给孙飞虎为妻。随后张生又托人给白马将军杜确送信,请杜确来解围。当然在最后杜确搬来救兵为普救寺众人解围。正是张生在这危急之时运用自己的才学为众人解围,更加凸显了张生不似其他书生只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反而更加充分的显示了张生的胆略与机智“用笔尖儿横扫了五千人。”

(三)矢志不渝、忠贞不二

张生本来是要进京赶考的,但是自从见了崔莺莺便决定“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考也罢”,他开始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所爱。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张生与崔莺莺社会地位存在着巨大的悬殊,并且张生父母双亡,“功名未遂,游于四方”,在讲究门第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里,张生自身的这种条件在追求崔莺莺时便形成了巨大的障碍。可这一切并没有阻拦张生对崔莺莺的追求,他反而抛弃了世俗观念,坚决的去追求崔莺莺,可见他对崔莺莺追求的愿望是何等的强烈,是何等的坚决。[3]

张生在为普救寺众人解围之后,本以为老夫人会同意自已与崔莺莺的婚事,但是没有想到老夫人赖婚,在宴席上要求张生要与崔莺莺以兄妹之礼相待。张生伤心欲绝,不顾“男儿膝下有黄金”的世俗说法,当场向红娘跪下说道:“我自从在寺庙中见了莺莺一面,便茶不思饭不想,像丢了魂一样。本以为解救普救寺后可以与莺莺在一起,没想到老夫人反悔,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了?求小娘子可怜可怜我,帮帮我,将我的本意告诉小姐,让他知晓我的内心。我愿意在小娘子前解下腰带寻个自尽。”这一席话说得令人为之动容,张生一介书生,本质温文而雅,面对悔婚束手无策,但是对梦寐以求的崔莺莺爱地热烈又痴狂,在捍卫自己的爱情方面,可谓矢志不渝。拉着红娘这个爱情使者的救命稻草,倾述满腔的爱恋和相思之苦,眼见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哀求红娘,甚至舍去自己的性命都要博得红娘的同情与帮助,换取爱情的果实,张生是一位一往情深深几许,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有力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