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烽火戏诸侯小说研究以《雪中悍刀行》为例 (2)

知乎上曾有人评价网文作家烽火戏诸侯是“是唯一一个让我看网络小说而做读书摘录的人”,不难发现烽火的文笔和时常犀利的“嘴炮”是令人称道的。正


知乎上曾有人评价网文作家烽火戏诸侯是“是唯一一个让我看网络小说而做读书摘录的人”,不难发现烽火的文笔和时常犀利的“嘴炮”是令人称道的。正是这种嘴炮式的攻击让部分读者积郁在心中的对现实的不满以作者之笔得以抒发。这是作者通过快意书写的方式麻醉了读者的理性,让读者对生活现实积怨在小说中的虚拟世界得以发泄。但不可否认的是网文读者圈对《雪中悍刀行》的评价也是天差地别的。《雪中》自创作以来一直位列于纵横小说网月票榜前列,拥护的粉丝称它为超越古龙金庸的“武侠公路片”,持反对意见的读者则抨击烽火创作“掉书袋”、文风做作,小说情节安排主次不分。网评家安迪斯晨风则评价该作品:“因为没有潜心创作,所以文学艺术之类的坎,永远都跨不过去”。“彼之仙草,吾之毒药”,网络上对于《雪中》是否能成为网文小说经典的讨论也甚嚣尘上,烽火在小说中保持了自己一贯“装逼”与“文青”的风格,情怀与力量并具,而在当今“宁看真小白,不看伪文青”是大多数网络小说文青向读者的心声,以烽火小说创作为中心的“小白”[ “小白”这个词汇,诞生于网络文学兴起之初,隐晦地指涉“白痴”,是阅读网络文学多年、阅读量极大较 深度用户“老白”对新进用户的蔑称。VIP收费制度建立以后,“白”也指不花钱“白看书”。与此相应的 “小白文”就是指针对“小白”用户的作品,也即针对初级网文用户的网络小说。由于“小白”主要是指那些初高中学生,他们最感兴趣的文类是以升级体系为核心的玄幻小说。]与“文青”之争也是别具意味。无论是批评者还是激赏者,他们都是推动网络小说发展的重要力量读者——“老白”,作为网络文学阅读的精英群体,他们以丰富的阅读经验和犀利的阅读评鉴引导网文作者从创作数量向创作质量发展,将网络文学从“低谷”引向“高峰”。

对于大部分的“老白”来说,高举情怀的《雪中》带给了他们无尽的兴奋与沉醉,烽火重新演绎了一个似旧实新的江湖,虽然文中大规模的战争都是一笔带过的,但是依旧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其中,充满了仗剑走天涯的豪情万丈,充满了闯荡江湖的踌躇满志与悲凉心酸,充满了庙堂政治斗争之下的应阴谋欺诈与波诡云谲  前古代的江湖风云变换,始终如一的存在着一股贯穿古今的武者侠气、士者豪气、书生意气,而身处于后现代的启蒙现实处境的我们,似乎还能听到远在北凉王府里的徐凤年那放肆的笑声。

《雪中》这部作品在小说文本内容的情节设置,叙事风格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作者烽火戏诸侯更被赞为网文界文笔的执牛耳者,笔锋细腻,情感朴素,情节动人,为以后的玄幻武侠类作品奠定了一种创作的范式。一部以武侠与庙堂之争为主题的男频小说,为许多青年读者热烈追捧,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雪中》一书产生轰动效应的原因。

一、接受美学视野中的《雪中悍刀行》本文叙述

接受美学这一概念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德国,它区别于以往的历史客观主义,认为文学作品并不具备客观的永恒不变的含义或意义。

(一)接受美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与众不同的是,接受美学理论将批评的焦点从文本本身转移至文学的接受者,即读者身上,这使得文学文本的研究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姚斯作为接受美学的另一代表人物认为:“接受美学的核心价值在于从受众出发,也就是读者本身的阅读体验入手,着重强调了读者群体在文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并且还将艺术视为对现实的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 王海军:《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网络玄幻小说发展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烽火在小说连载的过程中重视与读者的互动,不论是微博还是个人主题贴吧,他都积极与读者分享小说创作的思路和整体架构,他以独特的叙事模式调动读者的对其小说作品的讨论热度和阅读兴趣,在小说文本的创作过程中适度的契合和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商业小说写作的价值取向之一,也正是《雪中悍刀行》为众多读者所追捧的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