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芬的思想中既有传统女性需要遵从的三从四德,也有着新女性心中对自由的概念,两相交织这种内心想法求而不得的痛苦始终折磨着她。有爱而不能爱
在梅芬的思想中既有传统女性需要遵从的三从四德,也有着新女性心中对自由的概念,两相交织这种内心想法求而不得的痛苦始终折磨着她。有爱而不能爱,有苦却没有地方、没有办法倾诉,最终只能郁郁而终。
相比于梅芬瑞珏似乎会更幸运一点。虽然婚前与丈夫素未蒙面,却也能得到丈夫的爱怜,孩子海臣活泼可爱,在大家族中也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瑞珏温良贤德,将自己所有的爱和理解都给了丈夫。为觉新亲自挑选梅枝,画梅花帐檐,在得知梅与觉新的故事之后能给予充分的理解,将梅当作自己的亲姐姐。当自己即将临盆时,得知自己必须离开公馆迁到城外生产,她也是没有一句抱怨,反而宽慰她的丈夫“我不怪你,只怪我自己命不好”“你怎么担得起不孝的恶名?便是你肯担承,我也决不让你担承。”[2]她自己希望能够为丈夫分担,不想再给丈夫带来任何麻烦。可以说,瑞珏做到了传统女性应该做到的一切。但是命运却并没因此为她做出什么改变。
觉新是家中的长房长孙使得其他几房人对他十分嫉妒,再加上觉新与其他几房人关系并不是很好,觉慧和觉民不断反抗引起其他房的嫉恨。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瑞珏有着宽容和善这些优良的品格,但仍然会成为其他几房人报复的焦点。于是以“血光之灾”为由,将临产的瑞珏送到郊外,最终难产而死。
一场由抓阄决定的婚姻,似乎有些荒唐地改变了瑞觉得生命轨迹。瑞珏努力将自己做到极致,达到传统女性应该做到的一切标准但是,最后给她的结果仍然不是幸福。作品以梅和瑞珏这种善良女性却不得善终的结局,向封建礼教、封建专制提出了强烈抗议。
(二)具有反抗精神的刚烈形象——鸣凤
鸣凤是高公馆中最渺小的一个角色。相比于身为小姐的梅和瑞珏,她只是任人支配的婢女。生活给了她更少的选择,而面对这一切,她唯一的选择只能是用自己的生命做最后一次抵抗。
鸣凤,九岁便失去了母爱,被人带到了周公馆。“听命令,流眼泪,吃打骂”便成为她每日经受的事情。她相信自己在高家大小姐那里听到的伦常规范,他认为认为世间万事都有一个万能的神明安排。那种没有人身自由独立人格的奴性思想也深深的在她的心中扎下跟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她并没有过多的奢求,只希望能一直在觉慧身边伺候他一辈子。
鸣凤早就料想到自己可能面对的命运,但是她没想到会来的这样快。她曾对周氏抱有一丝希望,苦苦哀求;她也曾对觉慧抱有希望,希望能得到救助,但最后她的梦终究是醒了。“她爱生活,她爱一切,可是生活的门面面地关住了她,只给她留下那一条堕落的路。”[2]她最终只能已死亡来保住自己的清白,留住自己对那一份爱情的忠诚。她本可以选择继续听从指派,委屈嫁到冯家,但是她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另一条路。“太太,我不愿意去!”这句话在封建专制统治森严的高公馆可以说是,第一声公开反抗,而这样的反抗首先出现在社会最底层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