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治国理念(2)

(二)理论基础 就是在春秋末年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子提出了“道”。“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与基础,“道”在古代汉语中的原意是人走的路,后来


(二)理论基础

就是在春秋末年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子提出了“道”。“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与基础,“道”在古代汉语中的原意是人走的路,后来意思延伸为事理、法则。老子认为的“道”不是一个纯属观念上的东西,它强调得是浑然天成、和谐完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道”创生了天地万物,但“道”不是万物,而是万物的总根源、宇宙的总动力,不仅离不开万物,而且还能驾驭万物。

“道”的内在具有“无”的特点。“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2]“道”是无法用眼睛看到、耳朵听到以及肢体触摸到的,无声无息,无形无像。天地万物千变万化,但决定天地万物变化法则的“道”却是永不停息,无始无终的。显然,老子讲究的“道”是超出时空界限,超越经验的东西。“道”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但它却不是空无的,而是需通过体验、静思感悟出来的。

车辐汇聚到车毂算是有了一部车子,有了车毂中空的部分,车才能施展其功能;器皿有了中间空的部分才可以盛装东西;建房子开门窗,是因为门窗四壁中的空间,才可以使房间明亮,人们出入顺畅得以居住。以车、器皿、房子三个实物为例,老子揭示了“无”的意义与作用:“有”之所以给人带来方便,是“无”发挥了其重要作用。老子的智能在于提醒人们不要看轻“空处”的作用,“有”和“无”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有”与“无”的辩证统一就是“道”。

万物生于“道”,万物的生长与发展都离不开“德”。同样,蓄“德”对于治人理事也很关键。通过对自然的认识与思考,老子否定传统的“天道观”、“天命观”等观念,由“道”引发出来,以蓄“德”为主的“以民为本”、“无为而治”、“治大国如烹小鲜”、“小国寡民”等一系列治国理念,满足了当时百姓的心理需求,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被广大人民接受和传播。

二、老子治国理念的主要内容

(一)“以民为本”的执政之基

商朝时期,鬼神受到崇拜和宣扬,君权成为神权的附庸。延续到周朝时出现转折,君权的地位逐渐上升,神权逐渐走向没落,人的主体意识适时萌发。到了春秋末年,人的主体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涌现出倡导“以人为本”的先行者,老子就是其中之一。“以人为本”这一要求是针对为政者执政提出的,为政者追求“以人为本”首先得做到“以民为本”。“以民为本”是为政者在官民关系中清净寡欲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为政者在执政时为民生国计着想的总体要求。

老子虽然不是平民阶级,但他却深深地同情和理解普通民众,关注普通民众的生存,始终坚持伸张正义。在老子的治世理念中,普通民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普通民众位于社会底层,但却是王侯得以支持、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底,倘若根底不稳,国家将难以实现长治久安,所以统治者要把民心放在治理社会的首位。[]“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2]理想的统治者应该收敛个人的偏见和私欲,不以自身的好恶来评价对错,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执念,同时统治者要具有开拓者精神,把民心当做与时俱进治理国家的重要指标,以百姓的利益为根本,才能敞开彼此信任的道路。除此之外,统治者对待民众还要做到“谦虚”和“处下”:想要树立权威,领导人民,首先在言辞上就要对人民表示“谦下”;想要成为人民的表率,就必须优先考虑人民的利益。统治者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与要求,不欺压社会民众,因谨言慎行得到民众的信任与拥戴,可以保持其统治地位的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