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媒体时代,《牡丹亭》在国内外的演出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各个改编演出的舞台版本也各具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代表:(1)1998年美籍导演彼
新时期新媒体时代,《牡丹亭》在国内外的演出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各个改编演出的舞台版本也各具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代表:(1)1998年美籍导演彼得·谢勒(Peter.Sellars)导演的欧洲版歌剧《牡丹亭》。该剧以昆曲为基础,融合英语话剧、歌曲、通俗音乐的表达方式,对原著中杜柳二人的情爱故事进行大胆解构,露骨的突出了他们之间的情欲,故而这一版本被称之为“情色”《牡丹亭》;(2)1999年陈士争导演的《牡丹亭》。剧中陈士争以昆曲为主要表现形式,充分运用评谈、木偶、民俗乐等来制作此戏,被称为“民俗”《牡丹亭》;(3)1999年上海昆剧团的新版《牡丹亭》,全剧分上中下三本共三十四折,被称为“迎接新世纪的全新大作”。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版本的改编,但是白先勇版本青春版《牡丹亭》最是成功。
(二)白先勇和青春版《牡丹亭》
白先勇,台湾当代著名作家,从小就对中国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极为热衷,《牡丹亭》就是代表之一。
青春版《牡丹亭》由白先勇改编,其初衷就是要让高雅的文化能够雅俗共赏。该剧在不改变原著情节的基础上,大胆启用年轻演员,精简内容的同时使其更有趣味,极大地迎合了当今年轻人的欣赏习惯。
青春版《牡丹亭》以传统的文化精髓为主体,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整编,利用现代剧场的概念来衬托古典《牡丹亭》;对于原著原词“只删不改”,保留了原著“至情、至真、至深”的基本精神,让精彩情节环环相扣,从而吸引观众。剧中演员不论主演、配角还是龙套角色,一律由年轻演员来担当,由此来吸引年轻观众的眼球,不仅切合了剧中人物的年龄,更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使之易于接受。在唱腔和旋律上,大胆融入西方歌剧所特有的创作手法,将其与东方戏曲唱法相互融合,勇于创新,同时配合舞台的视觉效果来渲染气氛,使得其表现形式别具一格。
青春版《牡丹亭》遵循传统戏曲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舞台特点,其以简驭繁、抽象写意的舞台表现,结合现代化的舞美、服饰、音乐和灯光,不仅尊重了传统文化的经典之处,还真正做到了与现代实际情况相结合,加上积极主动的宣传,使其成为了至今最为成功的一个《牡丹亭》版本。
二、青春版《牡丹亭》的传播现状
青春版《牡丹亭》的巡回演出,让《牡丹亭》这一古典的魅力戏曲融入到了青春的现代社会,给我国的古典戏曲艺术注入了新生的动力。它不仅在中国本土备受观众青睐,在国外的巡演同样火爆轰动。它将商业运作与社会运作相结合的战略、立足本土与辐射世界的双重定位、坚持传统与调和现代的审美准则,为新媒体时代我国传统戏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一)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传播
青春版《牡丹亭》针对年轻群体传播青春期唯美的爱情故事,以昆曲这一艺术形式来演绎原著《牡丹亭》中瑰丽的爱情故事,从一开始便采用了“巡演”这一舞台传播的形式,虽然达不到电影电视等方式的受众程度,却能更好地利用媒体事件和名人效应等来造势,其传播效果丝毫不差。首演至今,它在海内外已经巡演了近300场,历经十余年依旧火热。
1.问世初始阶段
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于台北首演,台湾地区《联合报》破例头版头条刊登了首演消息,对于传播媒介的合理运用使得首演的9000张戏票提早便供不应求,轰动了当时整个台湾的文化界。青春版《牡丹亭》的第二场演出选址香港沙田大会堂,不出所料的是场面同样火爆、演出同样轰动,制作人白先勇都发出了自豪的感叹:“没想到在香港是一样的轰动,一样的年轻人反应都觉得不得了,我觉得我们的青春版肯定是有一定的吸引年轻人、感动年轻人的地方。”同年6月,该剧在大陆苏丹大学存菊堂首演,整个会堂挤满了人,学生们的热情丝毫不亚于影视歌坛明星的演唱会,场面大大超出了开演前的预料。从此,青春版《牡丹亭》正式登陆我国内地,从此席卷全国,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