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在这场政变中有功,但是站在君王的角度看来,性质就不同了,最后的下场可想而知。因此这样的疑问就出现了,为什么君臣只能同患难而不能共
虽然他们在这场政变中有功,但是站在君王的角度看来,性质就不同了,最后的下场可想而知。因此这样的疑问就出现了,为什么君臣只能同患难而不能共富贵呢?功高震主,君主们其实最希望功臣们能自动卸甲归田,可是功臣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于是有了刘邦、朱元璋的大诛戮,有了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有了李隆基的放逐令。但是这一做法站在君主的角度来说,无疑是为以后稳定的政局铺平了道路,他们也是别无选择。
(二)不论亲疏,任用贤良
1.“救时宰相”姚崇
“改元开元”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开始。“开元之治”得力于两个贤相,以“姚宋”并称的姚崇和宋璟。“姚宋”的名称毫不逊色于西汉的“萧曹”(萧何、曹参)和初唐的“房杜”(房玄龄、杜如晦)。
姚崇辅佐了三代君王,可以说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玄宗登基后,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玄宗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任用姚崇。首先,姚崇是三朝元老,不管在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都有足够经验;其次,他在朝时间长,结交的人多,支持他的人也多,改革的内容比较容易被各个政治派别接受。总之玄宗知道姚崇就是他所需要的人才。姚崇一上任就提出了适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十条改革纲领,立刻得到了玄宗的赞同。[2]当时玄宗还给姚崇颁发任命书任其所为,这任命书无异于一张君臣同心治理天下的政治契约书。这体现了玄宗懂得识人和怎样用人的政治特点。
说到姚崇就不得不说到另一个人,那就是姚崇的副手卢怀慎,这个人为人谨慎,善识人才,做事和才能上稍逊姚崇,但并不是平庸的人。正因为姚崇上有君主的支持,身边还有卢怀慎这么一位得力助手,才使姚崇这个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姚崇本身的性格就是脚踏实地,注重的是改革的实际效果,因此他没有大张旗鼓进行改革,而是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进行改革,并取得很好的成效。第一就是裁汰冗官,整顿吏治,大批的闲散官员被排挤出权力中心,政府办事效率大大提高;第二就是下达官员对调任命书,许多京内官员被调往外地,外地官员进京任职,各地积极学习和了解并响应中央精神;第三就是抑制食封贵族,鼓励广开言路,给朝廷带来一股开明之风;第四就是压制佛教势力,朝廷下令关闭许多寺庙,让僧侣们回归田间,参与治理蝗虫灾害,使百姓度过蝗灾,灾民得到派发的赈灾物品,农业收成得到明显好转。[3]可以说开元之治初期,姚崇功不可没。他稳定了当时的政局,使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走向稳定;他提出改革条例来巩固皇权,创造了朝堂上的开明的风气;他稳定民心,为开元盛世打下经济基础。姚崇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是一位“救时宰相”。
随着政局的发展,一团乱麻的政治已经理清。作为君主的玄宗认为,姚崇不宜再执政,要想让姚崇下台就得用得体的方式。于是玄宗釜底抽薪,从姚崇的亲信和儿子身上下手,姚崇不得已在开元四年(公元716年)递出辞呈。
2.刚正不阿的宋璟
姚崇之后,下一任宰相任命书,一张发给了宋璟,一张发给了苏頲。这是一对默契和洽的政治伙伴。宋璟这一辈子经历了从武则天到唐玄宗五位皇帝,仕途上可以说历经坎坷,但是他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人品从未改变。宋璟天生就有一身傲骨,蔑视权贵,从不贪图官位俸禄,甚至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
宋璟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在职期间他全心全意的为百姓服务,为百姓着想,为百姓造福。他每到一个地方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作恶多端的豪强和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吏绳之以法,并制定一系列符合实际情况的利民政策,让百姓生活安居乐业。例如广州地区竹舍茅屋比较多,易发生火灾,他就引进砖瓦作为建筑材料,因此火灾发生的不那么频繁了。为此广州百姓还要为他立“遗爱碑”但是被他拒绝了。[4]宋璟爱民如子,对于百姓的利益从来不敢懈怠,在从政期间坚持民本思想,提出四个经济政策:减免百姓的租赋;鼓励男耕女桑的农业政策;兴修水利工程;限制佛教势力。[5]这四条政策一经实施,很快把社会经济推向另一高峰,呈现出繁荣景象,无疑为开元盛世提供了物质保障。民众有眼,民众怀德,民众亲切的称呼宋璟“脚阳春”,意思是宋璟不论走到哪里就能把温暖的春风带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