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你[35]”:一般在说话人与说话对象商量或者提出的带有商讨意愿的语句中出现,该代词指代的是说话人与说话对象二者,用法和意义都类似普
(3)“□[35]你[35]”:一般在说话人与说话对象商量或者提出的带有商讨意愿的语句中出现,该代词指代的是说话人与说话对象二者,用法和意义都类似普通话中的“咱们”一词。郑张尚芳先生在《温州方言志》中认为这是“我和你[35 kuo5135]”的合音。
(4)“丐[ka51]”:“丐”字不能单独使用,而是加在人称代词前(单复数均可,还包括“□[35]你[35]”)表示强调/商量的意味,全部发轻声。其中“丐我”、“丐我厘”等词一般只用于陈述句,也会用在语气较强烈的反问句中;“丐你”、“丐渠”等第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用于祈使句,也会用在语气较强烈的疑问句中,并且一般情况下会带有强烈的谴责语气:
例一:丐我晓得罢。我知道了。(陈述句,强调自己已经知道了,一般会带有不耐烦的情绪色彩。)
例二:丐你走那得看看沃。你去那里看看吧。(祈使句,带有建议、商量的语气。)
例三:丐□你替居个物事做做起。咱们把这个事情做出来。(陈述句,带有商量的语气。)
例四:丐我会晓得嘎?我怎么会知道?(反问语气,强调自己不知道。)
“丐”字在温州鹿城方言中的本意为“被、给、让”等表示被动的意思。在表示主语被动状态是,“丐”后直接带被动行为的实施者,如:
例一:人丐渠打哦罢。人被他打了。
但是这里的“丐”与上文中提到的“丐你”、“丐我”意思是不同的。我们在上文中说到的人称代词中并未带有任何被动色彩,只有单纯的强调语气。“丐”的实意在这里不再出现,而是成为人称强调式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