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关帝庙的发展及其本地文化的影响(2)

关公的“忠义”品行从古至今,老少皆知,广泛流传,并被人们所尊崇。在周口关帝庙的石柱上刻着这样的字样:“至大至刚义薄云天,秉诚秉信德并春秋


关公的“忠义”品行从古至今,老少皆知,广泛流传,并被人们所尊崇。在周口关帝庙的石柱上刻着这样的字样:“至大至刚义薄云天,秉诚秉信德并春秋”。在《正德修庙记》里也有这样的记载:“自开辟以来,固有为神而祠祀者,孰能如王(关羽)。近而都邑,远而遐荒异域,虽庸人孺子,皆能之王之姓名,慕王之忠义。”[2]可见历史对关羽“忠义”的认可和推崇。

千百年来,关公因“忠义”的高贵品质不仅为后世众人所钦仰,更是被历朝帝王所推崇。毛宗岗在修订评刻《三国演义》时这样评价关羽:“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做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是古今名将中第一奇人。”[3]毛宗岗之所以对关羽有这样极高的评价,也正是因为凝聚在关羽身上的以忠报国,以义待人,以信重诺,以勇作战等高贵的精神品质。而这种品质也正是儒家精神的典范,因此关羽的忠义及其因关羽所产生的关公文化不仅为人民所敬仰,也被帝王所推崇。

二、周口关帝庙概述

(一)周口关帝庙的建立

周口关帝庙又被称为“山陕会馆”,被称为“水陆交会之乡,财货堆积之薮”。[4]它坐落于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中州路沙颍河的北岸。《中华名寺大观》中记载:周口关帝庙是保存较好,在建筑方面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清代祠堂建筑群[5]。关于周口关帝庙的具体建立年代,至今我们仍然无法做出具体的判断。但是,根据乾隆四十八年《重修关圣庙诸神殿香亭钟鼓楼并照壁僧室戏房及油画诸殿铺砌庙院碑记》中的记载:“周口河北有山陕会馆,中祀大殿创自康熙三十二年,五十二年傍建河伯、炎帝二殿,丁酉年建药王殿并东廊房,壬寅年建财神殿并西廊坊禅院僧舍。”可以判定周口关帝庙的最晚建立时间应该是在康熙三十二年。在这百年期间,后世人民对其进行不断的整修和维护,使它得以完整的保存至今。周口关帝庙总面积达一万两千五百九十平方米,占地面积二十余亩,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号称“周口八景之冠”。周口关帝庙自建立数百年来坐落于此,它就像一卷历史史册,记载着往昔周家口的繁盛和辉煌。

(二)周口关帝庙的构建方式

仿宫殿式的建筑布局是周口关帝庙的建筑特色。整个关帝庙的庙身沿着南北中轴线呈现对称格局,庙殿坐北朝南,有着三进院落的纵深布局。庙内各殿的布局大致是这样的: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依次建立的建筑有照壁、山门、钟楼、鼓楼、铁旗杆、石牌坊、等;其次是药王殿、灶君殿并东廊房;在前院左右两侧依次排列着财神殿、酒仙殿和西廊房;中院两侧分别是东西看楼、东西庑殿;最后是位于偏东方向的老君殿、马王殿以及瘟神殿;僧舍客房位于西院。庙内的环境清新雅静,并有古柏林立;庙内建筑更是别具一格,巧夺天工。是河南省最大的一座关帝庙。

(三)周口关帝庙建筑的艺术特色

周口关帝庙始建于清朝年间,在建筑风格上也体现出了清代中晚期对建筑和雕刻的精益求精的追求境界,堪称集清朝年间民间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旷世之作。周口关帝庙在建筑上巧妙的运用各种雕刻艺术,例如:有木雕、有砖雕等,并且还运用了彩绘的技艺。例如,庙内的石牌坊,建立于清乾隆三十年。整个石牌坊的雕刻十分精湛。仔细观察发现,在石牌坊上雕刻着许多的吉祥图案和神话故事,比如:“八仙过海”、“二龙戏珠”、“竹林七贤”、“天马行空”这样的吉祥图案和神话故事。从雕刻的艺术特色来看,从人物形态到动物表情,一沟一壑,都是如此的形象、逼真和传神。可见雕刻水平的超凡脱俗,雕刻人的技艺精湛。清代文人高麟超曾在《洗凡文抄,陈游纪胜》中欣然赞颂道:“关圣帝装塑威严,双石坊镂刻精妙,春秋阁飞檐建瓴,铁旗杆直插云霄,集公输之巧,荟冶炼之精......胜迹也”。可见周口关帝庙构建的精妙绝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