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情与商业矛盾中的微信广告

微信作为新兴媒介,其独特的广告功能自然不容错过,但在用户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今天,要维护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应遵循适度原则,避免过度营销化,精心维持用户的忠诚度。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微信以其独特的广告传播优势吸引了广告主的注意,广告价值逐渐被发掘。由于微信作为社交平台的特殊性,它实现了广告扩散与精准投放的有机统一,通过强关系网络提高了广告的可信度和劝服力,以多样化的优质体验带来了用户的高卷入度。然而,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广告的商业化色彩与熟人关系的人情味之间显然存在一定的矛盾,这是微信广告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Abstract:In the new media era,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WeChat in disseminating advertisement caught advertiser’s attention. The value of WeChat advertising is gradually discovered. Because We Chat has the particularity of social platform, It realizes the organic unity of advertising diffusion and precision delivery. And through strong relationship networks, it improves the credibility and enhances the persuade force of advertising. At the same time, it achieved the high involvement of people through a variety of forms. Howev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re is a certain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ommercial color of advertisement and the human interest of the acquaintance. This is a noticeable problem in WeChat advertising research.

关键词:微信广告; 社交媒体;强关系;

Keywords: WeChat advertising; social media; strong relationship;

目   录

引言4

一、 微信广告的主要形式4

(一)公众号广告4

(二)朋友圈广告5

二、 微信作为广告平台的优势分析7

(一)扩散性与精准度的有机统一7

(二)强关系中的强说服力9

(三)多重体验中的高卷入度10

三、微信广告的双重瓶颈11

(一)创意匮乏的瓶颈11

(二)商业与人情的冲突12

          结语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人类步入互联网时代,大大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进入马克·波斯特所谓的第二媒介时代,信息在网状互动的高速公路上飞速流动,带来了传播的新景观,在Web2.0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影响社会信息流通方式乃至影响到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诞生于2011年的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讯工具和大众社交平台,在新媒体世界极具代表性,成为一个无以匹敌的现象级的APP。相比起以往的社交媒体,微信社交在诞生之初就更具有人际圈的粘合性。每位微信用户的朋友圈首先都以自己的手机通讯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这一种特殊的首属关系令微信社交本质上成为了人们现实人际交际圈的虚拟延伸,是一个建立在强关系基础上的网络社交平台。而在中国的人际交往文化中,人际圈的形成往往建立在血缘、地缘、业缘等基础之上的,人情关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微信用户线上线下的交往联系紧密,因而这一种以人情为运行规则的社交结构同样也延伸到了虚拟网络中。依托熟人圈的特殊性,信息传播也更为多元化。微信上发布的信息,用户可以自由点赞、评论、转发,在情感因素作用下,更能促进信息交叉式的传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节点,构造起了一个特殊结构的信息传播网络。

微信的诸多传播特点和优势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广告传播的一个新渠道。在广告传播的动态链条中,媒介越来越成为一个活跃的因素,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广告,媒介的逻辑渗透于广告中。新媒介时代,新媒介作为广告渠道和平台,不断地产生新的研究问题,这是本文研究的起点。相对传统媒体,微信平台更充分地利用了人际网络,实现广告传播高效性与广泛性的同时,也具备精准性和口碑营销的优势。但犹如硬币的两面,微信的强关系人情结构也存在不利于广告传播的因子,或对广告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