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综述

融资困境特点众多,受企业内外因素各个方面影响。谢少波(2016)在《对企业融资困境的分析及思考》中提出了一般企业有三个融资困境特点。


1、融资困境的概念

融资困境是指企业在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潘家芹(2012)在《企业融资现状研究》提出概念:企业融资是指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分析吉林成城集团的资金供给、融资需求及融资效率评价,以及资金供求差异和融资困境等融资情况,找出融资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对策,预期能为吉林成城集团融资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对完善吉林成城集团金融融资做出进一步研究,促进其发展。

2、融资困境的特点      

融资困境特点众多,受企业内外因素各个方面影响。谢少波(2016)在《对企业融资困境的分析及思考》中提出了一般企业有三个融资困境特点。

2.1、自身融资

企业利用自身发展项目所获得的利润进行资本积累,开展新项目,或者是号召公司企业内部员工进行筹资

2.2、民间借贷

向亲戚朋友以较高的利率借钱进行融资。又或是向非法钱庄进行高利率的借款,又俗称高利贷。

2.3、相互担保

中小型企业相互担保,进行融资。但是由于近年来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许多企业不愿意冒风险承担担保责任。

3、国内外融资困境的研究及解决办法

3.1、国内融资困境的研究及解决办法

李团团(2014)在《中国企业融资困境分析》一文中重点研究了证券在企业资金积累方面的重要性,她认为证券在西方经济市场是个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也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市场应被选择的重要融资方式之一。在企业融资方面,国家不应该明确规定企业融资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手段,如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而是应该采取多元化多方位的灵活融资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分析企业自己的环境和整个经济市场的环境,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选择多元化的融资手段。

尤敏(2014)在《谈企业融资困境》提出了我国企业融资困难巨大,是因为在了大多数企业把规模经济等同于经济规模、视多元化经营为效益最大化、把绝对成本等同于相对成本、以行政手段来代替市场行为、把资产重组等同于企业并钩等观念误区。其对传统的技术融资提出了“间接融资为主要融资措施,直接融资为辅助融资措施,并应该协调两种不同融资方式,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进步,解决融资并购的困境;并且提出了企业在并购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横向并购为主,在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之后再考虑是否可以进行竖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在21世纪这个大好的经济环境中,中国应该抓住机会,理性分析结合国内外实际情况改变经济战略,做到灵活多变,多方面的运用,并鼓励调整中国经济架构和组织环境实现科技型金融增长。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中小型企业创建一个和谐友善的融资环境,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集团,使其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一直主力军。

3.2、国外融资困境的研究及解决办法

Eileen Brown(1981)在《 Working the Crowd》一文中利用科学模型架构正面了市场信息的不匹配是产生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当银行面临超额贷款需求,又无法准确获取借款人的详细信息,为了避免逆向选择,银行不会提高利率,而是选择小幅度变动银行利率,使其低于市场平衡利率却能够使银行收益最大化,从而使申请人获得大额贷款。若申请时得到不贷款就无法得到银行的信任,即使企业以更高的利率回报银行,银行在贷款时也会加大对其的要求与规则,而多数情况下是不愿意贷款给该企业的。银行认为企业会利用贷款进行高风险投资,从而增加银行自身的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