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工业发展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关系研究(2)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长三角北翼,下辖宿豫区、宿城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新区、苏宿工业园区和洋河新区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面积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长三角北翼,下辖宿豫区、宿城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新区、苏宿工业园区和洋河新区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分列全省第4位和第6位。宿迁的地域面积和宿迁是公认的绿色家园、苏北水城、生态氧吧[1]。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15的12.3:48.5:39.2,工业化率突破40%,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跨越。到2015年底,与建市之初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由124.9亿元增加到2126.19亿元,增长16倍,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9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3.42亿元增加到235.67亿元,增长67.9倍,进入全国70强[2]。

国家在2012年上半年出台新规定,采用AQI(空气质量指数)代替原有的API(空气污染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实时监控系统。宿迁市也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相继出台了相关降低空气污染的政策与文件,其中《宿迁市2017年大气污染物防治实施方案》于2017年3月30日已经市政府五届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方案中制定2017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年度考核目标: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52μ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到72%;2017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奋斗目标为: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50μ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到73%。宿迁市今年取得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但是环境废气的排放量还是需要控制,既要保持工业的高速发展,也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工业废气排放量的监控和对高污染企业的治理,都是重中之重[3]。

1.2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理论意义,主要是对于工业废气的研究有益于推进关于工业发展的环境效应研究,完善和发展转方式、调结构阶段关于城市工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另外本文把工业废气排放量总体情况、具体工业行业废气排放等方面纳入研究范畴,丰富了研究的角度和深度。第二方面是实践意义,通过对宿迁市工业废气排放量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效应以及明确环境治理的科学方案;其次,将不同工业行业纳入到研究中,有助于根据区域需求,有选择地对行业进行调整和转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导和建议。

1.2.2研究目的

宿迁市以及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还是存在,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工业排放、汽车排放、热力热电企业排放等。本篇论文主要从工业废气排放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量化宿迁市工业废气的排放情况,结合宿迁市空气污染治理相关文件说明,明确工业废气排放量目标,确定重点减排的行业,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4]。

1.3研究内容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宿迁市工业废气排放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根据中国

统计年鉴的分行业方法,将宿迁市整体工业细化至37个行业,分析前废气排放量排名前10的主要行业。最后对宿迁市工业废气节能减排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方案与建议[5]。

(1)工业废气排放量内容体系解析

利用已有的专家学者总结出的工业废气排放量含义和内容,后文中的分析和研究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宿迁市工业废气排放量总体情况分析

通过对2013-2015年宿迁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和宿迁市工业废气排放量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了解宿迁市近3年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总体情况。

(3)宿迁市37个工业行业废气排放情况

以2015年数据为例,将宿迁市工业分为37个行业,并统计各行业在观测期内的排名情况和占比情况,从绝对和相对角度把握各行业的工业废气排放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