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工业发展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关系研究(3)

(4)针对分析结果给出可实施性的对策与建议 1.4国内外研究进展 近年来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各领域专家分别从自己研究的领域出发


(4)针对分析结果给出可实施性的对策与建议

1.4国内外研究进展

近年来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各领域专家分别从自己研究的领域出发,通过不同的角度和研究方式,建立不同的模型等,不断的探索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学者们的研究领域主要分为废水、废气和固体污染物以及三者的综合研究。近年来,也得出了很多进展性的结论。

1.4.1 国外研究进展

针对空气污染的问题,国际上各专家学者投入的精力也在不断的增加,产出的一些研究项目也十分可观。例如Christian Seigneur等(1999)在研究夏季南部氧化剂集则应用空气质量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将积累型颗粒分布的面积,体积以及观测值应用空气质量模型到研究吸入气溶胶中[6]。Judith C. Chow, Eric M. Fujita等对1987年南加利福尼亚夏秋季节空气质量进行的研究是采用基于滤波器气溶胶测量的评价方法,并在获得颗粒和气体测量的基础上,评估数据集的有效性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7]。

1.4.2国内研究现状

空气污染问题也引起了我国政府与社会的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同样也取得了实质性的研究成果。中国环境“跨界污染”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现象,郎友兴认为现行分割的行政体制有缺陷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通过运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地方政府间跨域合作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并提出地方政府之间应该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的对策。

我国的专家学者还通过建立各种模型和研究方法来研究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影响因素。潘成荣、田由洲、易明建、郑志侠、刘鹏以及张红分析和研究2011-2013年安徽省及主要地市的工业废气排放量变化,采用 LMDI(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 法对不同地区的变化量进行行业结构因素、经济规模因素以及排放强度因素等的分解,并根据分解结果提出对应的减排政策建议[8]。经典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 模型也是许多学者应用的方法,其中许克和陈建对江苏省 1995 - 2007 年工业发展与工业三废排放进行分析,得出人均工业 GDP 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研究结论[9]。本文主要是采用了分析近三年宿迁市的工业废气排放量与工业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以及将不同行业的废气排放量进行排名和分析,筛选出一些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针对性的给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在创作前查阅了国内外关于环境污染以及废气排放量研究领域的相关科学文献,并且了解最新的以及比较权威的研究成果,借鉴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结合宿迁市的具体环境情况,为研究的完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

(2)描述性统计法

首先是整理和描述宿迁市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数据,在本文中主要采用图标的形式将数据呈现出来,以发现数据的趋势走向和内在规律,这样使数据呈现更加直观。

1.5.2技术路线

2工业废气排放量的体系研究

2.1工业废气含义

工业废气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

其中主要的工业废气有: 二硫化碳、氯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硫酸(雾)铅汞烟尘及生产性粉尘等,这些废气排入大气中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这些废气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进入人体体内,有些废气会对人体产生直接的危害作用,有的会不断的蓄积在人体内,长期的积累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