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苯二酚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研究

构造不同溶剂环境,让对苯二酚与不同金属盐反应,观察反应结果中溶液是否为清液状态或者有沉淀物生成,并围绕实验结果加以讨论“对苯二酚金属配位聚合物合成的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科研技术手段的提高,配位聚合物的理论研究与潜在性功能应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通过常温制备法与水热制备法来制备对苯二酚配位聚合物。观察实验结果,对其做出分析,得出制备该配位聚合物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配位聚合物;对苯二酚;制备

Study on Preparation of Coordination Polymer of Hydroquinone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an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otential functional application of coordination polymers have become a hot topic at present. In this paper, the synthesis of hydroquinone polymer was prepared by the preparation of normal temperature and hydrothermal prepar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were analyzed.

Keywords:Coordination polymer; Hydroquinone; Preparation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1实验部分 3

1.1仪器设备及实验药品 3

1.2常温合成对苯二酚金属配位聚合物 5

1.3水热合成对苯二酚金属配位聚合物 7

2结果与讨论 10

3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4

对苯二酚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研究

引言

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而无机化学属于化学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其次,随着科研技术不断提高,配位化学在科研领域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针对配位聚合物(CoordinationpolymersCps)的应用研究已经受到许多科研工作的青睐。因此,研究配位聚合物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热点方向。

回顾配位聚合物的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其概念最早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1]。首个配位聚合物普鲁士蓝在最初被发现时,并没有引起科研工作者足够兴趣,直到1977年通过X射线衍射,其结构才被确定为是一个混合Fe(Ⅱ)/Fe(Ⅲ)网络结构,上世纪90年代初,Hoffman等人研究发现,将苯和Ni(CN)2的氨水溶液混合后也能形成一种新的聚合物[Ni(CN)2(NH3)]·C6H6,半个世纪后,Powell通过X单晶射线测试研究得知[Ni(CN)2(NH3)]·C6H6结构为平行的2D层状结构。随着1995年配位聚合物拓扑理论基础的奠定,至1998年无机网络结构领域扩展到金属-有机化合物领域[2-3]。

即便如此,可以明确一点:对于配位聚合物的具体定义依然没有给出。一般认为,配位聚合物是指以金属阳离子中心体与有机配体作为构筑单元,通过配位键的作用结合形成具有各种维度的无限周期性网络的聚合物[4-6]。这一观点,受到许多科学家支持,并且沿用到现在。以硫氰酸铁(Fe(SCN)3)血红色配合物为例,该配合物可溶于水。硫氰酸铁配合物的金属阳离子中心体是Fe(Ⅲ)离子,配体是硫氰酸根(SCN-)离子团。硫氰酸根(SCN-)提供孤电子对,Fe(Ⅲ)离子提供空轨道数,两者通过配位键的作用而形成硫氰酸铁配合物。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还表现在配位化合物中心体的变化方面,即金属离子的变化方面:从过渡金属离子,如Co、Ni、Zn、Cd等,到目前发现的碱金属、碱土金属、高价态过渡金属离子以及稀土类金属的配位聚合物逐渐在科学家的探究合成下得以证实[7-10]。必须明确的是,配位聚合物的研究涉及化学各领域,不能视为配位化学单领域的研究内容。对此,研究学者需从多维角度的思维进行探讨研究配位聚合物。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动了研究手段与技术的不断提高,提供了研究配位聚合物高水平舞台,这使得配位聚合物应用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机遇[11]。如今,配位聚合物作为新型的高分子功能材料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在磁性材料[12-13]、非线性光学材料等高功能材料研究领域,以及气体吸附与贮藏等方面[14-15],配位聚合物拥有潜在性应用价值。总的来说,配位聚合物的理论研究的填充完善以及作为高功能材料的应用,亟待科学家去努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