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在我国,诸如“中航油事件”、“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等也时有发生。2006年,中国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成立,2008年,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要严格
近些年来,在我国,诸如“中航油事件”、“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等也时有发生。2006年,中国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成立,2008年,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要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完善内部控制。2010年,“配套指引”被发布,至此,内控规范体系得以完善。2012年,财政部与证监会又颁布有关政策,并制定了政策实施的时间表。
虽然内部控制并不一定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对于公司管理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很多企业并没有清楚的意识到其重要性。另外,虽然中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但是监管部门做了很多工作,运用各种手段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有效实施。遗憾的是,大部分企业还是不够关心内控的完善,对此并不看重,工作敷衍了事。
在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大环境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计信息便成为了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对于不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利益相关者来说,会计信息是他们了解企业的动态的主要依据。因此,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于这些人来说变得尤为重要。受利益诱导效应的影响,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股东与管理层的“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时有发生。盈余管理是公司的管理人员,为某种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财务报告的调整,传递出管理人员的有能力的信息。实际上,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盈余管理有两个方面的影响,有好有坏。好的一面就是可以传递出公司发展的真实情况,提高信息质量,同时也为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指导。但是,也存在坏的一面,如果管理人员出于不利于公司发展的目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破坏财务信息的质量,这不仅仅有碍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也会破坏公司的形象,更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的切身利益。
1.1.2 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大多数是针对内部控制与描述性财务细信息(历史性财务信息)方面的研究,而对于内部控制和预测性财务信息的研究较少。对管理层盈余预测的研究,大多没有考虑到内部控制的作用,本文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内部控制影响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做出贡献。另外,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针对角度较少。因此本文补充了管理层盈余预测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2)实践意义
盈余预测是上市公司发布财报前对自身发展状况的一种估计,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于财务信息。上市公司管理人员,通过盈余预测,将公司的经营情况以这种方式传递出去,这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投资者在进行分析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比较关注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因而,管理层盈余预测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本文的研究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对上市公司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利用提供参考。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图1.1 论文研究思路图
(1)研究背景、意义,指出方法。
(2)进行文献回顾。
(3)理论基础,提出假设。
(4)研究阶段。首先,构建模型;然后,收集研究所需要的数据;最后,进行实证分析。
(5)验证假设,得出研究结论。
1.2.2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要包括两个阶段,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首先,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的文献,了解学者们对于有关方面研究的进展。其次,总结前人对于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研究的经验,学习研究的方法,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好理论基础。然后,收集整理数据,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