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研究意义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一直趋于健全的进程中,纳税筹划对于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已然不可或缺,其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不可
2.研究意义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一直趋于健全的进程中,纳税筹划对于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已然不可或缺,其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不可替代。在推动国家税法的完整建设过程中,纳税筹划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企业来说,纳税筹划的实施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行为效率,而且还能对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有所帮助,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方面:(1)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准;(2)有利于将企业利益实现最大化;(3)有利于树立纳税意识和防范风险的意识。
从国家层面来看,税法的立法目的,可以从纳税筹划中实现,同时也能利用税收杠杆,增加财政收入,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有效地促进税收政策的落实;(2)刺激财政收入的增长;(3)增加外汇收入。
而从社会层面来看,纳税筹划的实施既利于繁荣税务代理行业,也利于纳税人自身认识到自觉、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概括起来说,企业在经管过程中把其经营行为与税法结合的最好方法就是纳税筹划。纳税筹划一方面能推动国家税制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税负,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趋势,从而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Faxrar和Sdwyn(1967)研究了纳税的差异如何影响公司的财务决策,并首次描述了财务和纳税二者的联系。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这方面的理论首先在美国产生。上世纪70年代左右,美国跨国企业为了实现减税,使用贷款投资融资,提高税前可扣除的费用,减少利润。这就是“税盾效应”(Franco Rodriguez Nepal、Merton Miller)。“税盾效应”的普遍性不仅使得大多数的借贷业务导致企业债台高筑,增加经营风险,还致使国家税收基础的削弱,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于是乎,政府部门的反避税政策相继出台。现阶段,房企筹划活动日渐增多,《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Taxation》一书详述了纳税筹划方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2.国内研究现状
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二者密不可分。宋献中、沈肇章(2002)从筹资、投资、分配等节点铺开,对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薛刚(2004)提出了纳税筹划是财务管理活动之一,详述了纳税筹划的目标、对象及职能。黄仰玲(2004)站在财务管理的角度界定了纳税筹划的含义。洪日锋(2007)阐述了企业基于财务管理视角进行纳税筹划需遵守的原则、以及相关工作开展的可行性。李仁献(2009)以财务管理目标即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角度,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企业的纳税筹划行为。沈金花(2010)探讨了纳税筹划方案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国内的相关纳税筹划研究工作直到近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贺志东)出版才拉开序幕,该书作者从企业的视角出发,对筹划的方法、策略及技巧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阐述了相关的基本理论、涉及的税种以及相对应的筹划方法。《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梁云凤、逄振悦、梁云波)一书则是以纳税人作为出发点。该书首先详述并分析了房企税收和会计政策;然后对纳税人如何准确运用相关政策进行纳税筹划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房地产企业全程纳税筹划》(段九利、郭志刚),向读者生动且直观地展示了筹划方法,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既分析了如何选择开发方式,而且对具体实施方法和技巧进行了阐释。《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实战报告与涉税指南》(蔡昌)一书中,对纳税筹划的一些实例进行解读,以指导房地产企业正确地筹划。尽管如此,相关专著仍然屈指可数,如《个房地产税收疑难精解》(北京中经阳光事务所,2013)、《房地产企业财税操作难题精解》(刘玉章,2013)、《房地产企业财税筹划演练全集》(庄粉荣,2013)等,仅此而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