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2)

5.1.1 企业对预算管理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10 5.1.2 企业不能合理把握预算指标11 5.1.3 企业内高管层没有给予全面预算应有的重视11 5.1.4 分工和授权控制不当


5.1.1 企业对预算管理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10

5.1.2 企业不能合理把握预算指标 11

5.1.3 企业内高管层没有给予全面预算应有的重视 11

5.1.4 分工和授权控制不当 11

5.1.5 很多企业忽视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只注重编制 11

5.1.6 预算不切合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 11

5.2 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12

5.2.1 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控制 12

6 内部控制角度下建科集团的预算管理案例分析 13

6.1 建科集团概况及预算管理目标 13

6.2 对建科集团出现预算失败的分析 13

6.3 建科集团预算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16

6.3.1 从内部控制角度分析预算失败的主要原因 16

6.3.2 预算失败对企业的影响 17

6.4 建科集团应该如何将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有效结合 18

6.4.1 预算编制要基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18

6.4.2 预算与内部控制相结合 18

6.4.3 人力资源等企业资源的稳定是预算顺利进行的保障 19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全面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就使企业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手段来进行管理,同时选择合适的预算管理模式来管理和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成本和费用支出,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预算控制是内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管控以此来提高内控的管理作用,所以企业要重视其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将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完美结合,力争做到以后者强化前者,以前者优化后者。

全面预算管理以能降低经营性风险和控制成本费用的特点成为对企业有重要意义的管理系统。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备受管理人员的重视,成为内部控制管理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企业对本单位内部控制下的预算管理应用的合理与否也成为衡量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标准之一。随着一体化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到来,任何一个企业通过单一的管理模式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都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变化的需求。预算管理是现代社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客观要求,企业能否做好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能否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下生存下来的关键。

所以,企业要把握好时机,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预算管理模式,不能一味地随波逐流,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高质量的预算管理来优化内部控制管理。

1 内部控制规范框架的内容

1.1 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企业为了保证其财务报表的可靠性,资产的安全性在企业内部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手段,它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实施,并确保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有效执行而实施的一系列自我约束、自我管控的方法。

1.2 内部控制规范框架

1.2.1 内部控制五要素

⑴ 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与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一系列内部影响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 部控制的基础[1]。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等机构的设置和反舞弊机制等[1]。

⑵ 风险评估:是识别并分析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目标的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的过程,是实施内控的关键所在。它由设定目标、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和应对风险等几个方面组成。

⑶ 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的手段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手段。而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极其重要的一部分[1]。

⑷ 信息与沟通:是准确收集与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有关的信息,并将其在企业间快速传递并应用到企业管理活动中去的管理手段,是实施内控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