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从二者原则建立的角度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和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时都应当遵循最基本的原则是合法性、全面性和适用性,所谓合法,即要符合法律
3.2 从二者原则建立的角度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和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时都应当遵循最基本的原则是合法性、全面性和适用性,所谓合法,即要符合法律法规,不能违反法律法规。所谓全面,即内控和预算管理应该贯穿于企业内部与会计工作相关的一切经济业务和相关人员。所谓适用性,即内控制度和预算管理的制定的制定和实施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经营与业务活动的特点及要求。此外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3.2.1 科学规范、适度适用的原则
科学规范是指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既不能违背预算管理的内在要求,又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本企业的《公司章程》中关于公司治理方面的规定,由于每个企业的内控环境不同,所以企业在选择预算管理模式时不能随波逐流,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预算管理制度,因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全面预算管理要适合本企业的内控环境,适度适用才是其编制的前提。
3.2.2 高效有力的原则
高效有力是指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执行要高效有力,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这是现代社会对企业预算管理的内在要求。设置预算管理本就是要合理管控企业经济业务的实施,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在设计内控制度时,应当注重成本和效益之比,力图用最小的控制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
3.2.3 全面系统、相互牵制的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是在预算编制的基础上,对内部资源进行分配和控制,并展示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本。它贯穿于企业资源的各个方面,又联系到供产销各个经营环节,是全面系统的管理方式;此外,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在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要求下形成网络,每个控制点的设立都必须充分考虑控制环境、控制活动的影响[11]。
单位在制定内控措施时,不仅要考虑全面系统的原则,还需要考虑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两个方面[11]。横向控制即完成一项工作必须有不同层级或部门的人来相互监控;纵向控制就是完成一项工作需要不同隶属关系和岗位的人,以便上级控制下级,下级监督上级。
3.2.4 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要求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时要考虑到各部门和人员之间要相互协调,不能一味的牵制而忽略协调性。
3.3 从二者在企业中的作用的角度
3.3.1 对资源的合理整合,保证资产的安全性
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包括物质和人力,所以合理配置资源对企业管理活动来说显得至关重要,预算管理活动能将企业的资源加以整合与优化,通过对经营活动过程的管控来节约营业成本,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
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首先要遵守的原则就是不相容职位相分离,使经济业务的实施过程始终在监督之中,从而形成一种相互牵制和制约的内部关系。一般来说,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可以通过堵塞漏洞,防止企业因盗窃、无效率使用而浪费企业的资产,同时减少因不正当经营决策而导致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