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2)

图3-1姜黄素标准品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5 图3-2姜黄素磷脂复合物的包封率7 图3-3姜黄素磷脂复合物的载药量8 图3-4姜黄素磷脂复合物体外释放曲线9 表清单


图3-1 姜黄素标准品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 5

图3-2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的包封率 7

图3-3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的载药量 8

图3-4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体外释放曲线 9

表清单

表序号 表名称 页码

表3-1 姜黄素标准品吸光度—浓度 5

表3-2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的包封率 6

表3-3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的载药量 7

表3-4 最优制备工艺的CPC的粒径和电位 9

变量注释表

C 姜黄素溶于无水乙醇溶液稀释后测得的吸光度对应的浓度

V 稀释溶液总体积

D 稀释倍数

M 蒸干后姜黄素磷脂复合物质量

y 姜黄素标准液的吸光度

x 姜黄素标准液中姜黄素的浓度

A 姜黄素溶于无水乙醇溶液稀释后测得的吸光度

A1 姜黄素溶于0.5%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磷酸缓冲液稀释后测得的吸光度

C1 姜黄素溶于0.5%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磷酸缓冲液稀释后测得的吸光度对应的浓度

Ma 不同时间内累计释放出的姜黄素的质量

Mb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溶液中所含有的姜黄素的总质量

1 绪论

姜黄素[1]是一种从姜科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色素,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它一般被认为是姜黄制剂中的较有效成分 ,但在姜黄制剂中含量极小[2]。姜黄素是目前研究的热门之一,因为它具有多方面的有益功能,例如抗血脂、抗肿瘤、抗炎、利胆[3]等等。虽然姜黄素优点颇多,但不足之处同样很多。它难溶于中性以及酸性溶液中,在碱性条件下,它又容易降解,并且遇光、热很不稳定[4-5],它最大的缺点就是水溶性差[6-7]。

大豆卵磷脂[8]是一种来源于大豆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9],是一类粘稠度较高的在生物体内起重要作用的类脂化合物,也是天然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类。它是由卵磷脂和脑磷脂等组成的混合物[10]。由于卵磷脂是由亲脂部分和亲水部分组成的,因此,大豆卵磷脂具有分散性和乳化性。大豆卵磷脂不仅有这些优点,它还是人体大脑及其脑神经的主要构成物质,有着“人脑的食物”的美称,它还对脑神经起着调节动态平衡的作用[11],而且还能降血脂[12],降胆固醇[13]。因此,它能对人体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大豆卵磷脂不溶于水,但可溶于脂类物质,也易溶在乙醇[14]、二氯甲烷等其他有机溶剂。

为提高姜黄素的水溶性,综合上述所提及的大豆卵磷脂的优点以及姜黄素水溶性差的缺点,便将姜黄素和大豆卵磷脂这两种药材制备成一种兼具姜黄素和大豆卵磷脂优点的复合物,即姜黄素磷脂复合物[15]。姜黄素磷脂复合物较好的解决了姜黄素生物利用度[16]不高的缺点,显著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并解决了其遇水难溶的缺点。

制备姜黄素磷脂复合物的原因还在于它优点众多。姜黄素在磷脂的辅助下相对比较容易的被人体所吸收,在人体内发挥其功效。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兼具姜黄素和磷脂的优点,能抗血脂,即对脂过高者有极大的益处。它能消炎抗菌,延缓人体衰老,有利于人们保持年轻。它还能为人脑提供营养,促使大脑健康发展。而且它的抗氧化能力比姜黄素的抗氧化能力高。

综合上述内容,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使得姜黄素水溶性改善,更好的被人体吸收,达到上述功效。本文主要是从研究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放入手,对其结果分析,进而得出最佳制备工艺。

2 药品和方法

2.1药品和试剂

药品:姜黄素、大豆卵磷脂、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十二烷基硫酸钠。

试剂:无水乙醇、二氯甲烷、去离子水。

2.2仪器和设备

UV759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