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大樱桃从冷凉的适宜栽培区向温暖的次适宜栽培区扩展,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上海、江苏、湖南等地[6]。但因为多种因素制约,其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大樱桃从冷凉的适宜栽培区向温暖的次适宜栽培区扩展,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上海、江苏、湖南等地[6]。但因为多种因素制约,其发展速度缓慢。近几年,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樱桃果实成熟较早、价格高,而且品种和栽培技术都有所进步,大樱桃重新受到重视,快速发展起来[2]。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土壤肥沃,适宜各种果树栽培[7]。但与传统的大樱桃栽培地区相比气候差异明显,表现为冬季气温偏高[8-10]、夏季高温多雨[11,12],因此大樱桃一直没能较好地生长和结果,主要表现为畸形果多、坐果率低等。解决大樱桃在南京坐果率低的问题,对南京大樱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实验以探究大樱桃在南京地区较适宜的种植品种以及不同处理措施对坐果率的影响为目的,对不同品种(‘红灯’、‘先锋’、‘早大果’、‘萨米脱’、‘美早’、‘水晶’、‘1号’)的大樱桃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不同品种间的花粉萌发率[13]、花粉数量[14]、畸形花率、畸形果率、坐果率等。在同一个品种中采取不同处理,即促生长类物质处理(蔗糖[15]+GA3[16-17]+硼砂+6-BA)[18]、抑制类物质(多效唑)处理[19],来探究其对大樱桃坐果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材料
本实验于2015年~2017年在南京市金六禾樱桃园进行。以8年生的大樱桃为试验材料。对‘红灯’、‘先锋’、‘早大果’、‘萨米脱’、‘美早’、‘水晶’、‘1号’进行调查。所有试验材料均在塑料大棚内栽种。
1.1.2 试剂
促生长类激素:30ppm赤霉素(GA3)、20ppm细胞分裂素(6-BA)、3%硼砂、1%蔗糖
抑制类激素:15%多效唑
1.2 方法
1.2.1 对不同品种花粉萌发率、花粉数量、坐果率、畸形花率、畸形果率的调查
在园区七个大樱桃品种中,每个品种选取长势相同的三棵树,每棵树随机选取三个枝条,挂牌标记。记录每个枝的花芽量、开花数量、畸形花数量、结果数量。开花初期,每个品种随机取花蕾若干,测花粉萌发率。
1.2.1.1 花粉萌发率测定
(1)配制培养基:大樱桃花粉发芽试验应先配制培养基。配制前将用具洗净擦干,再配成10%、15%及25%的蔗糖溶液,并各加入洋菜少许,加热煮沸,待洋菜完全融化后,以温水保温,防止洋菜因冷凝结。
(2)装置大樱桃发芽床:先将载玻片、盖玻片及玻璃环洗净擦干,再在玻璃环的两端涂以凡士林,一端稍多,一端较少。将较多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并在其中央加入蒸馏水1~2滴,然后在盖玻片上用小玻璃棒滴上培养基溶液一小滴,使之凝结成厚约1mm,宽0.5×0.5cm的小块,即为大樱桃花粉发芽床。
(3)播种大樱桃花粉:将大樱桃花药置于发芽皿中,用镊子将其压破,使其散出花粉,再用头发的一端,在发芽皿内扫取少数花粉粒,随即播种于发芽床上。行距宜宽,每床播种3行,约200-500粒,且应分布均匀,以便统计发芽数。播种后在载玻片上注明:培养基浓度、作物种类、花粉播种时间、花粉粒数及操作者姓名等。由于本实验是采用液体培养基,播种后花粉便沉下,妨碍呼吸而影响发芽。因此,必须将盖玻片有发芽床的一面向下覆盖于玻璃环上,使它成为悬滴。再置于显微镜下检查,花粉是否成行,密度是否恰当。如不符合要求,应再重作,必须密度适当,分布均匀后,始置于20-25℃的温度条件下,使其发芽。
(4)播种后的检查:播种后每隔一小时在显微镜下检查一次大樱桃花粉的发芽数。凡花粉管长度超过花粉粒直径的即为发芽的花粉,用计数器数清其数目,算出花粉粒的发芽率,并将结果填入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