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施工说明60 9.1 施工方法60 9.2 施工中几个问题的处理63 致谢64 参考文献65 1绪论 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概述 在我国,桥梁建设一直都尤为重要。回顾以
9 施工说明 60
9.1 施工方法 60
9.2 施工中几个问题的处理 63
致谢 64
参考文献 65
1绪论
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概述
在我国,桥梁建设一直都尤为重要。回顾以前的桥梁,所用的材料基本都是普通钢筋混凝土。然而普通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容易过早的出现裂缝,因此不能满足高负荷的需要。如果使用高强度的材料来解决裂缝的问题,又会大大增加桥梁的自重,这样就无法满足大跨度桥梁的需要,还会浪费材料。
随着这些桥梁问题的产生以及科技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得到了发展,它充分利用了高强度的钢筋和混凝土,通过在混凝土结构构件承受荷载作用之前就预先对给予受拉区的混凝土一些压力来避免混凝土开裂,从而提高了其抗裂性能。而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施工时,梁体的预制和下部结构可以同时进行,这样还能减少工期。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体系特点有:能有效的避免混凝土开裂,充分的发挥了其高强度材料的特性;因为弯矩图面积变小,其跨越能力就更强;其超载的能力大还方便养护。正因为它具有这些优点才得以迅速发展,使得它更加广泛的应用到各个工程中。
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记录最开始出现在二战前后,当时西欧的一些国家在战争结束后极度缺乏钢材,而预应力正是被拿来作为部分钢材的替代品,缓解对钢材的急需。因此预应力结构开始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纵观我国近代桥梁历史,由于当时的内外战争导致我国桥梁科学技术停滞不前,大大的落后于西方国家。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桥梁建设才开始突飞猛进。进入20世纪80年代,对称平衡悬臂法施工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截面连续梁得到了迅速发展,1991年建成的云南六库怒江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2001年7月建成通车的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其主桥跨径为(90+3x165+90)m,是我国目前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虽然相较于普通混凝土而言,预应力混凝土桥应用得比较迟,但是他的发展却是非常迅猛,随着社会的进步,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好,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将占据重要的地位。
随着交通运输业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对于公路上行车条件是否平稳舒缓就有了更严格的要求。然而伸缩缝较多的悬臂梁桥及T型刚构桥都很难满足这个要求。正因如此,连续梁桥凭借其超静定结构以整体性好、结构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伸缩缝好以及行车稳定舒缓等突出优点飞速发展。而又因为普通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一旦跨径超过20-25m时,跨中的恒载及活载弯矩会显著增长,导致梁的截面尺寸和自重迅速增大,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材料,不太经济,难以避免产生裂缝,所以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结构被广泛采纳应用。而且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跨越能力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大得多,其最大跨径已接近200m。其在成桥之后养护简单,维修方便。所以满是优点致使其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是飞速。
梁式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主梁受弯,由于外力的作用方向和梁式桥的承重结构的轴线近乎垂直,和相同跨径的其他结构体系进行对比比较,梁桥产生的弯矩最大,通常就需要用一些抗弯和抗拉能力较强的材料(比如说钢、配筋混凝土,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等)来建设。连续梁就是利用支座上的卸载负弯矩来减少跨中的正弯矩,从而比较合理的分配梁跨内的内力,那么相同抗弯能力的结构构件就能建设跨径更大的桥梁。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更适合跨度在20m至30m范围内的梁桥。T梁可以先预制再架梁,这样现场的作业时间就减少了,能缩短工程工期,且其结构的受力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