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变连续T梁桥纸房大桥设计(4)

施工图绘制: (1)根据技术设计的成果,修改完善初步设计阶段绘制的总体布置图和一般构造图。 (2)绘制主体结构的构造详图(4张3号图)。 (3)绘


施工图绘制:

(1)根据技术设计的成果,修改完善初步设计阶段绘制的总体布置图和一般构造图。

(2)绘制主体结构的构造详图(4张3号图)。

(3)绘制施工方案(程序)图(1张3号图)。

2.5  规范标准

(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15

(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3)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4)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G B02-2013

(5)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 11-2011

(6)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JTG-T D60-01-2016

(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17

(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T F50-2016

(9)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1-2005

(10)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123-2008

(11) 《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 08-11-2010

(12) 《预应力筋用钢绞线》 GB/T 5224-2014

(13)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 14370-2015

3 桥跨总体布置及结构尺寸拟定

3.1 本桥主要材料

(1)混凝土

T形梁、主梁横隔梁、支座现浇段的混凝土都采用C50混凝土,混凝土弹性计算模量E=3.45×104Mpa;防撞护栏采用C30混凝土。

(2)钢材

1)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驰7丝捻制的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0mm,公称面积139mm2,标准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1000h后应力松驰率不大于2.5%,其技术性能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224-2014)《预应力筋用钢绞线》的规定。

2)普通钢筋: 钢筋直径≤10mm者采用R235光圆钢筋,直径>10mm者采用HRB335带肋钢筋,其技术性能应分别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的规定。

3)预应力锚具:必须采用成品锚具及其配套设备,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4370-201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 329.2-97)《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格》等技术要求。

4)后张预应力体系:应符合国际砼协会(FIP)《后张预应力体系验收建议》的要求。金属波纹管应满足《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 225-2007)的要求。

5)其它钢材:除特殊规定外,其余均采用Q235钢(原称A3钢),其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B700-2006的规定。

6)直径大于等于25毫米钢筋的接长,应采用机械连接。机械接头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中Ⅰ级接头要求。Ⅰ级接头应采用不缩小削弱钢筋头母材有效截面的接头形式,并满足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

7)凡需焊接的钢材均应满足可焊性的要求。

8)主要材料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桥梁支座:采用常温型氯丁橡胶支座,其技术性能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JT/T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标准。支座预埋钢板及上、下钢板均采用热浸镀锌钢板,镀锌层厚度0.1mm。

(4)桥梁伸缩缝:采用模数式伸缩装置,其橡胶类别为氯丁橡胶,其技术性能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JT/T 327-2016《公路桥梁伸缩装置》标准。

(5)材料及工程质量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的要求。

(6)钢钎维混凝土:钢纤维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14)的规定;钢纤维砼抗弯拉强度应比同级砼抗弯拉强度提高40%以上,并不小于7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