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选择北朝时期的碑额书法作为钻研对象,考察该时段相关碑额的存世状态、书刻风格等问题,并对部分代表性的碑额进行重点阐发。 2. 3.北朝代表性
在这里我选择北朝时期的碑额书法作为钻研对象,考察该时段相关碑额的存世状态、书刻风格等问题,并对部分代表性的碑额进行重点阐发。
2. 3.北朝代表性碑额书体梳理(篆/隶/楷)
叶圣陶在《登雁塔》中提到:“向来玩碑的无非揣摩书法,考证故实,注意到碑额、碑趺和碑旁的装饰雕刻是比较后起的事情。” 将多种碑额刻字拓片聚集,或制版影印的“碑额集”,可以窥见风格各异的书法风采,不失为钻研、提升书法技法的好方法。
1. 篆书碑额
嵩显寺碑碑额
释文:敕賜嵩显禅寺碑记。
赏析:四行八字。这方碑的碑额书法是北魏时代比较为少见的正统秦汉篆法。笔画匀细圆转,,体姿翩翩,色润局宽,韵意丰富,显然出自精通字学书家的手笔。字形由朴直略趋扁势,惟“记”字右部多一弯笔。联系江式延昌三年(514年)于洛阳上《论书表》以正笔墨的史实,与江氏祖上避乱河西,相传卫氏字学和书法,又“数世传习”、“家号世业”的背景,此额极有可能出自河西江氏族人或者门生弟子之手,为北方古法正传。
中岳嵩高灵庙碑碑额
释文:中岳嵩高灵庙之碑
赏析:篆书阳文,此碑额用笔雄健博厚,有无以伦比的拙朴天趣。布局错落有致、富于转变、真率古拙,颇见天然之趣,与《爨宝子》、《爨龙颜》神理相通,然更富野逸天趣,故结体自由,用笔自在婉转。此碑以其独特的气概为世人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