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这篇小说中不仅可以看到里面主人翁的情感变化,而且也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超越。迟子建以自己的感情为基础写出如此深刻的乌塘人的苦痛。
摘要:《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迟子建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让迟子建从伤痛中走出来,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用温情的力量支撑着自己的作品。作者通过自己在乌塘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从人性的冷漠到感人的温情这种情感上的变化和超越。作者借《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这部作品引发对人性的反思,揭示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现状,并对当时的社会做出了批判。本文从迟子建与《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的冷漠、《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的温情和人性的反思四个方面展开的。
关键词:苦痛;温情;生命
The Encounter of Cold and Warmth —on Chi Zijian All Nights in the World
Abstract: All Nights in the World i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Chi Zijian work, All Nights in the World can be let Chi Zijian from the pain come out, dare to face their own, with the power of loving support of his work. On through their own personal experience in Uganda pond, showing the change from the human warmth and beyond indifference to such a touching emotional. of borrow All Nights in the World this work lead to reflection on human nature, it reveals the living situation of the people at that time, and then make a social critique. This paper is developed from three aspects: indifference, warmth, and reflection humanity in All Nights in the World which is authored by Chi Zijian .
Key Words: Pain; Tenderness; Life
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前言1
一、迟子建与《世界上所有的夜晚》2
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的冷漠2
(一)黑色的苦痛3
(二)坚强下的哀痛3
(三)伤痛下的隐忍4
三、《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的温情5
(一)感人的爱5
(二)绝望背后的温暖5
(三)对温情的坚持6
四、《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人性的反思6
(一)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7
(二)对社会的批判7
(三)对生命的感悟8
结语9
参考文献9
致谢10
冷漠与温情的相遇——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前言
迟子建以前的作品情感一直是对美德的赞颂,抒写人性的美,给人一种人世间充满温馨的感觉,在中国当代女作家中可谓独树一帜。在她创作的二十多年间
“温情”一直是作品的主题。作家苏童说:“她在创作时期用一种超乎常人的立场注视着人性温暖或者说湿润的那一部分,从各个方面多个角度进入,多重声部,重复吟唱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因而显得伟大,直到成为一种叙述的信念。”[1]但是迟子建的人生轨迹在二零零二年的春天发生了改变,她的丈夫在哈尔滨不幸意外车祸。丈夫的离开使迟子建的生活犹如从温暖的春天坠落到寒冷冬天。从此迟子建陷入了苦痛中不能自拔。与此同时迟子建的创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长篇小说《越过云层的晴朗》、《一匹马两个人》到《踏着月光的行板》都可以看到迟子建小说风格与以前的差异,作品的沧桑感由内散发出来,带有迟子建很浓厚的个人伤怀的情绪。《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这部作品是迟子建创作的转折点,是迟子建从自哀中走出来的见证。这部作品标志着迟子建近年来在写作方面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在小说中迟子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在社会底层人们苦难的生存现状,并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状的深思以及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小说中讲述了社会底层的人民处在深深地苦痛中,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冷漠的,是黑暗的,但是人们之间的关系彰显了人性善良的一面。他们的善良也给黑暗的环境带来了阳光和希望。夜晚自然是黑的,但是只要人们的心灵是亮的,只要人们坚持自己心中的那份信念,夜晚也就不会那么折磨人的心灵了。迟子建的夜晚并没有被黑暗的恐惧所吞噬,尽管生活是痛苦艰辛的,但是迟子建依然温情得去表达它的冷漠。这是迟子建超脱自我的表现,赋予自身一种不可摧毁的力量去拯救自己的灵魂,给自己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