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汝阳刘笔制作工艺研究(2)

(二)汝阳刘村的历史沿革 “据班固《汉书》记载,附证《河南通史》、《汝南县志》、《商水县志》以及汝阳刘氏族谱得知,汝阳县西汉初年置县,包


  (二)汝阳刘村的历史沿革

  “据班固《汉书》记载,附证《河南通史》、《汝南县志》、《商水县志》以及汝阳刘氏族谱得知,汝阳县西汉初年置县,包括现在商水以南、项城以西以及安徽阜阳临泉一带,以及现在驻马店平舆一部分。”[2]就在现在的汝南县北部和汝河以北的地区。古代河以北为阳,河以南为阴,故设有汝阳县和汝阴县。“汉代至宋,汝阳县名未改,直到元代方更名为汝宁府。汉初,汝阳县隶属于汝南郡管辖。”[3]西汉当时全国只有8个郡,汝南郡是全国最大的一个郡,面积要超过现在好几个省的和。

  据说,传笔之祖——寅公,在秦公子扶苏和蒙恬被杀害之后,找到了他们的后人,帮他们改为舒姓,并告诫后人把此地(汝阳县)留给舒姓居住,自家再择地而居。后人遵从祖训,毅然决然地从商水县舒庄乡一带东迁到南顿县孙店之南虹河之阳,仍称汝阳刘。

  二、汝阳刘毛笔制作技艺的源起与继承

  关于汝阳刘毛笔的传承的研究资料,仅凭文字记载是完全不够的,况且在正史中,关于制笔技艺的记录实在是太少,所以我们只能从一些看似相关的、可信度较为高的故事入手,检出重点的部分来评析,抓住大致的梗概,对事实的真相探知一二。在汝阳刘村,盛传着一个“蒙恬造笔刘寅传”的故事。

  (一)汝阳刘毛笔的源起——刘寅传笔说

  在汝阳刘村世代相传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前,汝阳刘氏一位先人名叫刘寅,跟随秦朝大将蒙恬向南伐楚,后伐中山,并平息叛乱。司马迁《史记·王翦列传》中载:“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4]荆国即是楚国也。蒙恬行军路经刘寅家乡,即在今项城附近驻扎下来。刘寅是军中文书,负责记录行军事迹。当时书写文字的工具是字刀,需要一点一点地把字刻在竹简上,不便于携带和运输,费时又费力。蒙恬将军有一次打猎,无意中发现兔尾巴可以写字,于是有了灵感,进行了多次改造,当时的刘氏先祖刘寅就在场并学会了,并又有多次改良。后来,秦始皇在东巡的途中病死沙丘,朝中发生了巨变,公子扶苏与蒙恬将军均蒙难身亡。“秦之时,并吞六国,灭前代之美,故蒙恬独称于时。”[5]蒙恬死后,刘寅就辞官返乡了,在家乡他就把“蒙恬笔”传给了刘氏子孙。并且千般寻找扶苏与蒙恬后人,并将原来的居住地给了他们,举家搬离距之不远的汝阳刘村,延续至今。相传,“汝阳刘”这个村名是当时刘邦御赐的。

  元代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刘氏族人在汝阳刘氏村的东边地头里建筑了蒙恬庙和刘寅祠。受战乱影响,多次遭到破坏,直到民国23年(公元1934年),村民对蒙恬庙又加以修复并扩建。新中国建立后,有段时间提倡破四旧,破除封建迷信,庙宇和塑像未能续存下来,村民在蒙恬庙原址基础上建立了汝阳刘小学至今。村里老人回忆说,蒙恬庙大殿门口有副朱漆对联,上刻“文治毫毛安天下,武修长城定太平”。现在该遗址处仅剩下了刘氏一族的优秀制笔工匠刘嵩山在清代嘉庆十一年栽植的倒栽古槐,生机盎然,象征制笔人爱艺精神与寿槐长存。

  (二)汝阳刘毛笔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 

  据史料和汝阳刘刘氏家谱记载,汝阳刘毛笔开山之祖是东汉时期的刘彦,精于制笔技艺,被汉光武帝刘秀封为“御笔王”,管理宫廷事宜。后来刘彦由于不适应宫中生活且屡受排挤,遂辞官回家汝阳刘,带子孙演习制作毛笔的技艺并教育子孙以技养身、不与世争,后来演变成了刘氏家规。据说刘彦首创“被毛”,即在制笔过程中在笔柱外加一层如鸡毛、兔毛、胎毛盖羊毛或者黄鼠狼毛等,如同给毛笔披了一件衣服一样。制笔工匠们还在笔杆子上下了不少功夫,会拿犀角、象牙、珍珠、翡翠、金银等珍贵材料做成装饰品,颇受当时的贵族青睐,在汉代朝臣中有一段时间曾兴起了以互送刘彦笔为荣的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