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荀子的美学思想比较研究(2)

而对于美学思想基础的人性的研究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学者们已经对人的问题非常的重视,尤其是对于人性的问题更是受到哲学家、思想家们认知


而对于美学思想基础的人性的研究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学者们已经对人的问题非常的重视,尤其是对于人性的问题更是受到哲学家、思想家们认知的对象与讨论研究的重点,秦诸子百家的美学思想也是以“人性论”为根本。在先秦再关系人性这个问题的道路上,走的最为远的就是孟子与荀子了。他们二人的思想皆是继承于孔子,两人都是儒家大贤但思想却有着极大的反差。两人对人的本性分别提出了相反的答案。

孟子认为善是人的根本,他对人性的审美认知是想着善所发展的,人生下来本性就是向善,在王应麟的三字经里开头就写着人之初、性本善,他的所主张的人性的善被这一句很好的给概括了。孔子“仁学”的学说是影响了孟子的学说的基础,以“仁学”为根基又对人性加以研究,“仁”走向“良知”。人性论美学方面,同孟子一样继承着孔子美学思想的荀子,在美学思想以上也传承着先秦时期诸多学者之所长,而他则认为恶才是本性,人生下来就是为恶,以“性恶论”为自己的主张。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提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2]

荀子所主张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有着极大的反差,人性恶的说法在孟子美学思想里恐怕是不给予接受的。孟子自小就生长在战国时期的鲁国也就是而今的山东,当时的鲁国深受圣人孔子的“仁”、“礼”思想的影响,整个国家上下风气极好。出生在这样的国家对孟子的对事物的审美认知与审美评价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国家里孟子看到的皆是善,所以孟子认为善才是人之根本。孟子曾举例说过:“如果一个小孩子遇到了危险你正好看到,小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或者不是和你有关系的人,难道你不会去救嘛?一定会同情小孩去救他的。”这样就能看出人性的善良是与生俱来的。

而荀子则是出生在战国时期的赵国而今的河北,赵国多出名将、游侠与草寇,整个国家不注重文礼、崇尚武力。荀子在赵国生活常见到打杀、抢劫。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充满武力的地方,见到的自然是暴力与邪恶,所以荀子对人性的美学思想基础的认知与评价是向着恶的。也使得荀子加深了性的根源是恶的观点。荀子认为人想得到的东西很多,而且不容易满足,有的更是给他再多也不会满足,金钱、利益、美色的诱惑每个人都逃脱了。如一个几岁的小孩子给他一件玩具他不喜欢的话便会丢弃甚至破坏,喜欢的话便会一直玩弄,你再去要这个玩具他便不会给你,而且又哭又闹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又如帝王地位崇高,凡是对他不敬的人都要受到惩罚,凡是想得到的不惜劳民伤财发动战争也要得到。荀子以人的贪欲来展现出人性本恶。而且荀子也通过人对善的追求来反映本性的恶。荀子说“来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3]说人都朝着所渴望的方向发展,天性是恶的所以想想着善去发展。这样的话便体现了荀子对人性美学的认知和评价了。

两个同时期、同学派的圣贤却对人性的美学思想有着极大反差。对于人性是善恶究竟是孟子主张的善还是荀子主张的恶这个问题,在历史的长河里一直都在被人们所争论。孟子之所以说人性是善良的是因为他偏重理性价值,也就是说孟子通过人性的美学认知和审美评价与其他人性学说辩论与批判来证明自己对人性判断,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是天然存在的。而荀子对人性的观点偏重于对物体性质的变换。荀子通过对当时混乱的得不到治理的社会状况和当时人们随心所欲没有约束的行为的认知与评价,确立的自己的美学观点,认为人性是恶的。虽然孟子美学思想中的性善论被很多人所支持,但是荀子的性恶论却也没有被磨灭。两人的都有着对自己所主张人性的美学观点与偏爱。性本善不能使人一直向善,性本恶也不是把人的未来就注定是恶人。不管性善还是性恶都需要后天的培养才能使人向善,通过教育把人性的善继续向善发展,把人性本恶的恶引向善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