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之在陶渊明研究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对陶渊明生平和作品考证提出了创新,他对陶渊明政治态度、思想态度的论证,无不体现着他作为一个批评家的出色水平。
摘要:李长之对陶渊明的研究是贯穿其一生的,概而言之,李长之《陶渊明传论》详细考证了陶渊明的生平和作品,将陶渊明各个时期作品融会贯通,勾勒出陶渊明人生发展变化的历程;在政治大环境下讨论陶渊明的政治态度,描述出一位不同以往认识却有血有肉的陶渊明形象;客观分析陶渊明思想因素,指出其思想在不断发展、丰富,儒道思想都在其生命中留下深刻烙印;因为对陶渊明深切关注,李长之在自身性格、人身道路、学术研究等方面也受到了陶渊明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李长之;陶渊明;接受
As Li Changzhi to a Cceptance of Tao Yuanming
Abstract: In Li Changzhi "theory of tao yuanming and detailed textual research of tao yuanming's life and work, the tao yuanming work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chiev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draw the outline of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ao yuanming life;I will discuss tao yuanming's political attitude, political environment but describe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flesh and blood tao yuanming's image;Objective analysis of tao yuanming thoughts factors, points out its thought in the development, rich, Taoist thoughts leave deep imprints in their lives;Because of deep concern to tao yuanming, Li Changzhi in their own personality, personal and academic research also profoundly affected by tao yuanming.
Key Words:li Changzhi;Tao Yuanming;Accept
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前言2
一、李长之对陶渊明一生和作品的考证2
二、李长之对陶渊明政治态度解析3
三、李长之对陶渊明思想的解析5
四、陶渊明对李长之的影响6
结语7
参考文献7
致谢8
李长之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前言
李长之生于1910年,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批评家。曾与吴组缃、林庚、季羡林并称为“清华四剑客”。李长之作为自上个世纪30年代就享誉于世界的大家,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上巨大成功,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而且李长之一生创作及其丰富,其中对陶渊明的研究几乎是贯穿其一生的。自1933年他尚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发表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篇关于陶渊明的《我所了解的陶渊明》一文,这也是他古代文学研究的开始。从此他的陶渊明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如1953年编写的《陶渊明传论》,还有《陶渊明真能超出于时代吗?》、《陶渊明的孤独之感及其否定精神》等文章。朱自清先生对他有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敢言别人不敢之言,作品是有价值的批评。
一、李长之对陶渊明一生和作品的考证
对于陶渊明的生平和创作时间,历来有前人整理考究,且都有诸多收获。如梁启超关于陶渊明文章虽然较有新意却略显模糊笼统,而朱自清所写的陶渊明年谱中,虽然带有一些总结性的文字,但没有彻底脱离对传统年谱体例的依赖,稍微显得有些陈腐。而李长之则采用独特的方式去划分陶渊明的一生。他认为“陶渊明一生可分为三个时代:二十九岁以前是一个时代,大概是过种田和读书的生活;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是一个时代,他做了好几次小官吏,也时常出门,多半是由于职务;四十二岁到死,就是到六十三岁,是一个时代”[1]。而随着政治局势的改变,陶渊明的思想也随之改变,从而选择再次回归农耕。再几十年的兜兜转转中,陶渊明终于在人生的后二十余年找回的自己的理想,回到自己的桃花源中,并且慢慢转化为一位更具独特思想的诗人。这就是陶渊明的晚年。这也就是李长之眼中的陶渊明的一生。短短数语就将陶渊明的一生经历描绘的淋漓至尽,而且不脱离现实。虽然这种观点曾一度被淹没,不被世人所接受,但却成为李长之在以后的陶渊明研究中对其一生划分的重要方法。这也是李长之作为一位古典文学批评家的特点,不使用孤立、静止、片面是眼光去观察,而是采用一种发展、流动、全面的观点去解读古典文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