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围城》中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钱钟书先生塑造了一座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围城,如今这座城依旧在。“现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存在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比书中更加激烈也更凶险。”


摘要:有人说《围城》这部小说讽刺了在危亡时局下,一群知识分子不考虑救亡图存,只顾争风吃醋,儿女情长,不思进取,为一己之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也有人说小说《围城》反映了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中一代中国人的迷茫和尴尬,而从小说的创作背景来看,我觉得它更多的反映了作者在人生的困境中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本文从教育、婚姻、工作三个方面,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教育;婚姻;事业;现实意义

The Survival Dilemma of Intellectual in Besieged City

Abstract: Some people said novel Besieged City satirizes a social phenomenon that a group of intellectuals do not consider salvation but jealousy, indulging in love, complacency and intrigue for their own benefits. However, it was also said the novel Besieged City reflects the confusion and embarrassment of a generation of Chinese people in Western culture fierce collision. I think it reflects more about author's deep thinking of life when he is in trouble from the point of creation background of fic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urvival dilemma of main characters in the fiction from their education, marriage and work.

Key Words:Education; Marriage; Career; Realistic significance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前言 1

一、生存困境解读 1

(一)教育困境 1

(二)婚姻困境 3

(三)工作困境 4

二、《围城》的现实意义 5

(一)对当时社会的抨击 5

(二)对现代人的启示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论《围城》中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前言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944,完成于1946年。1947年经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之后,受到读者的喜爱,尤其是其中幽默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辛辣的讽刺,让人在沉郁的小说情节中感觉到些许的畅快。关于《围城》的语言风格,人物形象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的论述,本文试着从教育、婚姻、事业三个方面来宏观分析方鸿渐、苏文纨、唐晓芙、赵辛楣、孙柔嘉等人的生存困境,并通过他们反观自身,帮助自己突破“围城”,取得更大成就。

一、生存困境解读

(一)教育困境

1.学什么?

小说主要写了抗战初期的一群知识分子。“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教育土崩瓦解,西方教育在中国立足未稳,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难免迷茫,尤其是方鸿渐这样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人,更容易迷失自己。”[1]他在欧洲留学期“既不抄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蒙古文、西藏文和梵文。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随便听几门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2]正是他迷茫中不知所措的最好证明。此外,最终方鸿渐买了一个哲学的博士学位。那么为什么是哲学而不是其他学课专业呢?我想大概所有学科里哲学是最容易糊弄人而最不容易被人看穿的学科了。即使后来在苏府被真正的“哲学家”问倒了几次,也没有人对他的文凭产生怀疑。哲学没有特别的专业指向,但又涵盖了所有的专业,正如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基础,却几乎没有律师会依据宪法对嫌疑犯进行指控。这就是方鸿渐在无法明确选择喜欢的专业时,最佳的选择了。就个人而言,方鸿渐自己是一个优柔寡断,没什么理想的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迷茫的他只能游荡于几个专业之间。方鸿渐就是那个时代一类人的缩影,民族危亡时没有救亡图存的远大理想,时局动荡中没有舍身为国的坚定信念,整日浑浑噩噩纠结于儿女情长个人得失。所以,想弄清楚要学什么,首先要想清楚自己以后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