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家训述略及启示(2)

(二)明朝繁荣鼎盛期 明朝家训在家训史上呈现出繁盛景象。首先,其数量较之前代有大量增长。从《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朝家训


   (二)明朝繁荣鼎盛期

   明朝家训在家训史上呈现出繁盛景象。首先,其数量较之前代有大量增长。从《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朝家训著作占了四分之一有余。同时随着明朝宗法观念的加强,出现了大量的族谱著作,如隋盛编写了《隋氏谱书》、七世史钦的修撰了《史氏族谱》等。

   此外,其家训表现形式上有了碑刻、箴言等新形式。在内容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前朝所没有出现的内容,如在传统中国多神崇拜的背景下家训中出现了教育子女要反对迷信,追求科技发展的进步思想。最后,明朝家训著作在编写方式上也出现了新发展,有了按内容来分类著述的著作,如明朝朱棣时有薛梦李编写的《教家类纂》。由此可见,明朝家训的发展达到了繁荣鼎盛的状态。

   二、商品经济下的宋明家训嬗变

   宋明二朝在自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的交换,贸易间的来往越来越多,并最终有了资本主义萌芽。而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所以经济上的变化会引起人们思想文化领域的改变,这在家训中也会有所反映。但宋明相比,明朝经济发展程度远远超过宋朝,并且有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宋明两朝家训表现形式上也存在着差异。

   (一)商品经济下的宋朝家训

   1.仕途经济思想

   宋太祖赵匡胤发动兵变当上皇帝之后,为了防止自己也遭受同样的命运,所以就采取了重文轻武,发展科举制,提高文官地位的政策。与此同时,门阀士族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庶族逐渐占据主要的政治地位。这些政策给许多贫寒子弟入仕及第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因此在宋代社会上形成了比较浓重的读书为科举进第的思想,如宋朝著名的《石林家训》中说,“旦起须先读书三五卷,正其用心处,然后可及他事,暮夜见烛亦复然”[2]他在这里强调了把读书放在了一个人一天生活中做一切事情的首位,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此外《袁氏世范》中也说到:“士大夫之子弟,苟无世禄可守,无常产可依,而欲为仰视俯育之计,莫如为儒。”[3]他也强调了读书科考及第当为一个人之首选。这说明了当时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条件下通过科举及第,来光耀门楣的思想是占据较重要位置的。北宋范仲淹的《义庄规矩》中有一条就是要扶持义庄贫困子弟上学科考,可见当时谋道思想的浓厚。总体来讲,宋朝仍是通行子弟走仕途来实现飞黄腾达的这么一种仕途经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