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留守儿童品德养成研究(3)

二、影响中学留守儿童养成良好品德的因素 (一)家庭方面 家庭是社会中最为基本和普遍的组织。一般而言,儿童从出生开始,便直接处于家庭的教育之


二、影响中学留守儿童养成良好品德的因素

(一)家庭方面

家庭是社会中最为基本和普遍的组织。一般而言,儿童从出生开始,便直接处于家庭的教育之下。“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过程,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4]”。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家庭环境是他们由生物人转化为具有情感智慧的社会人的重要变量。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家庭也不例外,家庭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创造积极的环境,也可以致使孩子缺少心理和生理上的引导。

1.父母缺乏责任感

父母外出期间,本来陪伴孩子的时间就大大减少,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可以开心健康地成长,就需要注重平常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通过频繁的电话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但是,通过我在淮阳羲城中学教学期间的观察,有些父母认为,只要他们努力地赚钱,给孩子想要的东西,满足孩子的要求,尽可能地提高孩子的生活物质水平,他们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他们却忽略了孩子的品德教育,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要,只是一味地给孩子零花钱,打电话就只询问:“钱够不够花,不要饿住自己,多吃点”。他们对孩子的未来没有思考和打算,没有考虑到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会给他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2.缺少父母的陪伴

对留守家庭而言,尽管父母知道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教养子女,但是当家庭面临生计困难的时候,为子女提供物质保障有压力的时候,教养子女和外出打工两者就难以兼顾,父母只能远离儿女,毕竟人类最必要的最基础的需求是生存需求。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的心理问题得不到疏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导致了一部分留守儿童品行不正。

3.监护人娇惯溺爱

监护人在留守儿童品德养成的过程中充当着父母的角色并起着关键作用。调查发现,在羲城中学就读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都是老年人,隔辈亲的这种观念使老人们过度溺爱孩子,其次考虑到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就更不能让孩子受到委屈,所以他们就会无条件的答应孩子的各种要求。长期如此,为留守儿童养成各种不良习惯埋下了隐患,例如好逸恶劳、与他人攀比,甚至成为拜金主义者。

(二)学校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不仅是表现在家庭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学校以及社会方面。“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充分分析当前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担任主角,在具体教学和活动中,挖掘内涵,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5]”。

1.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各个学校长期受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都以学生成绩为主,虽然现在倡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应试教育始终是一个无形的障碍。淮阳羲城中学初一学生一周有六天的课,一天上12节课,思想品德课一周每个班级只有两节正课,一节晚自习,由此可见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一部分的老师保留着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地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6]”。留守儿童本身就缺乏父母的关爱,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相比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孩子而言留守儿童养成良好品德的道路比较曲折,在学校又接受不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很容易养成不良的道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