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研究的是方形盒连接座工件的工艺及级进模具的设计,通过分析工件的结构外形和工艺以及材料等方面来研究。
1 开题依据
近10年来,我国模具行业一直以每年15%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十五期间,我国模具行业年增长速度达到20%。2005年模具销售额达610亿元,同比增长25%,排在世界第三位;模具出口大幅增长,表明模具水平和竞争力提高。据海关统计,2005年模具出口7.4亿美元,同比增长50%以上;模具产品结构更趋高档,复杂、精密、长寿命的模具份额提高到30%。目前,国内约有模具生产厂商3万余家,从业人员有80多万人,全年模具产值达534亿元人民币。涌现出一批模具行业领头羊,如在汽车覆盖件领域的一汽模具,轮胎领域的巨轮模具,塑料模具领域的海尔,模块标准件领域的圣都等;不少地方出台了扶持当地模具行业发展的政策,如重庆、成都、苏州、大连等地都在建立模具工业园区,改善发展环境,完善模具生产的配套体系。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了的动力。 我国模具市场空间巨大。2006年国内汽车保持15%的增速,销量将达640万辆,汽车零部件的市场比整车还大,为汽车零部件提供装备的模具行业高速发展显而易见。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几千副。其中铸造模具数百套。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重点是发展零部件、经济型轿车和重型汽车,汽车模具作为发展重点,已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得到了肯定。由于对冲压自动化,高精度,长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模具设计与制造高新技术的应用与进步,工位数已经不再是限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关键。多工位级进模是当代冲压模具中生产率高,很适合大量生产应用,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广大用户认识并使用的一种高效高速长寿命的实用模具。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市场产品的竞争十分激烈,不仅在制件质量方面,更重要的是制件成本方面,应用先进的多工位级进模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两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模具工业发展的关键是模具技术的进步,模具技术又涉及多学科的交叉。模具作为一种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模具技术的开发,大力发展模具行业,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模具制造水平,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模具的质量精度以及模具寿命对其他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际上被称为“工业之母”。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模具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发挥越开越大的作用。
模具是现代制造业中的工艺装备,各个行业直接或间接地与模具有关。模具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汽车、电子、仪器仪表、通信、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医疗器械、五金建材、军工、日用品、玩具、新能源、节能减排等行业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达到的高一致性、高精度、高生产率、高复杂程度和低耗能、低耗材,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的。模具可以支撑产品的开发和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模具生产技术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而模具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操作工”的操作技能。模具制造是技术密集型综合加工技术,模具行业的发展需要成千上万的高素质、高技能“模具工”人才。由于模具结构的千变万化和产品的特殊性,一个熟练地“模具工”,尤其是高技能的“模具工”,不仅需要掌握模具专业的基础知识,更要掌握机械加工和模具制造方面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为现代产品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模具。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模具技术高速发展,作为生产各种工业产品和民用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已经成为一门产业。近20年来,产值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2000年我国模具工业总产值已达到280亿元人民币。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3%,压铸模具约占6%,其他各类模具约占11%。再冷冲模方面,代表当代模具技术水平的汽车覆盖件模具,我国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第一汽车厂模具中心等都能制造。它们在CAD/CAM/CAE的运用、加工工艺手段、冲压件质量及模具性能方面,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多工位连续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高效模具品种。目前,我国已可制造具有自动冲切、叠压、铆合、计数、分组、转子铁芯扭斜和安全保护等功能的铁芯精密自动叠片多功能模具。生产电动机定、转子双回转叠片的硬质合金连续模的步距精度可达2μm,寿命达到一亿次以上。用于生产集成电路引线框的20~30工位的连续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