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与韩国产业布局调整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以浙江和韩国为研究对象,分析两地产业布局调整情况。浙江与韩国在人口、土地面积、资源构成、传统文化等方面颇为相似,而且随着浙江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布局机制渐趋接近。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说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的发展,一靠科技实力,二靠区域整体竞争力。经济布局不合理,不仅影响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而且影响人的居住和发展,降低可持续发展能力。综观国内外经济状况,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呈现出“三产化”趋向和“三产推动型”的重要特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0.09%、45.31%、44.60%。三大产业增加值都在增长,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相对较大,与1980年该产业比重比较增加了24%。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公布的《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2014)》绿皮书预计,201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将下降到9.8%,进入10%以下的时代。这预示着我国进入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阶段,特别是国家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今年6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政策措施,提出通过产业转移和布局优化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升级、行稳致远。观察当前的中国产业空间布局,可以得出显而易见的结论:东部地区产业过度集聚,中西部工业结构不合理与不完整并存共生。具体产业布局调整政策需进一步研究,借鉴国内外有效、可行的措施,协调区域发展。

本文以浙江和韩国为研究对象,分析两地产业布局调整情况。浙江与韩国在人口、土地面积、资源构成、传统文化等方面颇为相似,而且随着浙江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布局机制渐趋接近。这使两地产业布局之比较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与现实性。计算并分析两者同一时期和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相似度,比较两者产业结构高度的差异,并根据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借鉴韩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成功经验,这对于浙江省在新时期如何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有着重要意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存在的问题

1.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产业布局的研究都侧重于全国性或区域性产业研究,对浙江的产业布局的研究比较少。而且韩国产业结构相关数据信息来源,特别是近年的数据更新少。

2.虽然近几年国家对产业布局调整关注度较高,但对其的研究多是对国家颁布的相关制度、理论等的介绍、评论,关注点较单一,系统性的学术研究较少。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内容

1.分析浙江与韩国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优势产业

(1).区位因素:市场、交通、国际条件

(2).区域政策:政府职能与政府干预

(3).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4).劳动力、资本供给、信息化程度、科技水平

(5).总结:韩国和浙江经济发展在上述基本条件方面颇为相似。

2.浙、韩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结合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选取1970年-2014年浙江及韩国三大产业的数值,计算浙韩三大产业在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以韩国为参照国通过浙韩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来分析浙江省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程度。揭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3.分析浙、韩产业布局的特点

随着韩国四次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浙江产业布局状况,总结两地产业布局的发展思路、产业布局的方式、产业布局机制比较。总结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吸取经验教训。

4.浙江产业布局的对策

结合韩国的产业布局经验以及浙江的产业布局“四极”战略构想,涉及到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升级、企业结构及国家相关政策等问题的研究。从浙江产业布局战略延伸至国家产业布局调整政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