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开题报告

心理学研究证明,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但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多度的考试焦虑之中,会引起许多心理疾病


1、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

(一)选题意义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最重要的指标。而考试焦虑直接影响着考试成绩。相关研究表明,初中生的考试焦虑现象严重。心理学研究证明,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但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多度的考试焦虑之中,会引起许多心理疾病,这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引发不同的期望和情绪反应,国外大量研究也证明,归因方式不当容易引起高焦虑;而不同焦虑水平的初中生对考试成败结果具有不同的归因倾向,并且,这些不同的归因倾向有着与学习焦虑水平相关联的激励后效。本研究力图对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考试焦虑之间的交互影响进行探讨,为初中生保持适宜的焦虑水平、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研究状况

近年来关于中学生考生焦虑的研究一直是非常受研究者们欢迎的,在很多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多实用性的结论。过度的考试焦虑影响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国内外心理学者着重于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试图从不同视角或研究领域来解读考试焦虑。从大量研究中发现,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来源于个体内外部,其中,个体的内在因素通常发挥着更为突出的作用,如自尊和人格特征,而个体的外在因素,如人际关系和环境等也会导致个体产生焦虑情绪。(一)自尊与考试焦虑 作为自我系统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自尊(self-esteem)对个体的情绪情感、动机行为、 社会化过程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力,标志着个体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尚处于发展中的青少年,在担负学业重任的时候,难免受到有关自我价值的评价与体验的影响。在大量实证基础上,中学生考试焦虑与自尊的研究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自尊与考试焦虑呈负相关,即低自尊水平的学生更容易体验高水平的考试焦虑。Newbegin和Owens(1996)对276 名青少年的焦虑与自尊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发现自尊与焦虑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韩慧敏(2008)在研究初中生考试焦虑和自尊结构关系时发现,不同的自尊结构会分别作用于不同的考试焦虑形式:初中生自我报告考试焦虑与外显自尊存在负相关,非言语考试焦虑与内隐自尊存在负相关。相关研究分析得出,高自尊个体拥有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较高的自信,同时外界的社会支持使他们更加确信自己的能力,即使失败,也会启用不同的防御机制 以维护自尊。Becker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指出:自尊是一种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具有缓解和减少焦虑的功能,从而保证个体的生存发展。揭示了高自尊个体比低自尊个体体验更少焦虑的原因。(二)人格特征与考试焦虑 人格(personality)指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包含气质、性格和认知方式等。面对考试,并非所有学生都会产生焦虑情绪,这与他们不同的人格特征有关。Vink 等人(2003)指出人格特征可以预测焦虑性行为,例如情绪性。以上结论在孙月吉(2010)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即中学生考试焦虑与人格特质存在显著相关,考试焦虑与情绪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外向性、开放性、谨慎性存在显著负相关。认知方式(cognitive style)与考试焦虑关系的研究也很丰富:对考试结果的认识、对以往成功经验的认识和评价与考试焦虑呈负相关,对干扰和压力程度的认识与考试焦虑呈正相关,场依存型学生比场独立型学生易体验到考试焦虑,右脑认知个体比左脑认知个体有较高的焦虑水平。(三)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 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指个体在面对应激事件和环境时用以维持心理平衡的方式和手段,它减少了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个体保持自我内部的统一。个体体验的考试焦虑程度不同源自于其采用的应对方式不同。Kondo(1997)认为个体在缓解应试焦虑时采取的行为与其认知、情感和应对策略有关,以下五种方式通常被用来降低焦虑水平:积极的思维、放松、充分的准备、接受或顺从以及集中精神。姚荣(2010)的研究也揭示了高中生考试焦虑与成熟型应对方式的负相关关系,与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应对方式的正相关关系,且后者男生居多。总之,高考试焦虑学生通常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低考试焦虑学生则通常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另外,有些应对方式虽然可以缓解焦虑,但效用却是暂时性的,例如回避,而有效的问题解决会切实降低焦虑水平,使学生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四)人际关系与考试焦虑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以及与学校和社会大环境形成的关联,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考试焦虑就是其一。Sarason 强调家长的负面评价是个体在儿童期形成并发展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亲子沟通中的问题解决可以有效地正向预测高中生的考试焦虑情绪,家庭矛盾和父母的严厉惩罚、过度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等都会增加中学生的考试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