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研究中发现学业归因在影响学业成绩的同时和其他一些因素也是相互影响的。胡桂英、许百华研究学业归因与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
在对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研究中发现学业归因在影响学业成绩的同时和其他一些因素也是相互影响的。胡桂英、许百华研究学业归因与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后认为初中生的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认知策略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两因素可以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的的变异认知策略直接影响着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影响认知策略来影响学业成就成功归因可通过影响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来间接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成就。Weiner在继承Heide的归因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原因的不同特性,众多的原因按其特性分为三个维度:因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和可控性维度。且提出了三个维度八种原因特性的归因模式,每种原因维度都具有两种原因特性。其研究表明,人们对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归因倾向,成功时更多地归因于能力、努力等内部原因,失败时更多地归因于任务难度、运气等外部原因。Weiner指出,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反应和期望值,进而影响其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
最后,在影响考试焦虑的形成因素分析中,内部因素中的认知评价是造成考试焦虑诸多内在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不正确的认知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不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一个人对客观事物认知与评价的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如: 一些学生在主观上认定甚至夸大考试的可怕性和对自己构成的威胁, 从而恐惧、担忧以致不能自拔,产生考试焦虑; 一些学生随着心智的逐步成熟, 会把考试与个人理想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这样, 就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反差: 一方面对考试期望过高, 憧憬着考试获得成功; 另一方面则会出现考试失败、成绩不理想的现实。一旦考试受挫, 就会产生羞愧、失落、自卑、自责等复杂情感, 使自身的整个心理状态失去平衡。此外, 中学生对考试的认知评价缺陷还表现在“证明自己”、“担忧心情”、“过度引申”、“抵触心理”、“考试准备”、“考试效能”等方面, 即将考试作为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事件;或对考试过程和结果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悲观态度, 仅根据一两次考试的失败便得出了对自己整个前途的否定结论; 对考试存在比较严重的抵触心理, 将考试当成一种完全的负性事件; 总是担心考试准备不充分, 或者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是导致考试焦虑的“罪魁祸首”, 它们是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有些学生对于自己的考试成绩的归因不同,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成绩,导致产生焦虑等情绪发生。因此,探讨考试焦虑和归因评价二者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2、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主要内容
本研究主要是对学生考试焦虑的研究,对学生归因方式的研究,以及对学生考试焦虑与归因方式二者关系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具有科学意义的研究结论,并能据此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使文章具有实践效用。
(二)研究方法和思路
首先,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 TAS)中文版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分别对中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关系进行研究,其中TAS中文版参考了王才康1999年的译本,由北京大学insight group进一步整理确定。
其次,被试选自在校初中生,分别从不同年级随机抽取男女被试数名参加问卷测试。
再次,在进行问卷测试之前,实施人员先简明扼要的讲一讲两个量表的基本理论状况,在不泄露本次研究目的的前提下让被试对这次研究有一个大体的认识,解除他们心中的疑虑。要求学生依据自己近期内的相关状况如实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