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营运资本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营运资本的定义和特点 2.1.1 营运资本的定义 营运资本,又名营运资金。而营运资金是一个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必要资金,具体
2 营运资本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营运资本的定义和特点
2.1.1 营运资本的定义
营运资本,又名营运资金。而营运资金是一个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必要资金,具体的来说,是一个企业的总营运资本,比如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往来账款,通常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3]。
一般来说,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一个企业在某个时间点的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而形成的差额,即就是人们常说的净营运资本。它是一个抽象概念,并不是特指某一项资产,所以这个差额的判定,必须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而定。通常,当企业处于流动状态下,该差额大于零。且差额越大,表明企业的偿还债务能力越强。当评价一个企业营运资金的经营情况时,通常使用狭义的营运资金来分析。广义范围的营运资本,就是人们常说的总营运资本,是一个企业在经营中发生的所有流动资产总和,它的性质是评价资产周转的情况,比如说企业一定时期内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账款、各类存货资产等等。
2.1.2 营运资本的特点
一般而言,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很繁琐,这主要是由营运资本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简单来说,企业的营运资本有四个特点[4]:
(1)流动性较强。企业的营运资金可借助于短期的筹资活动,比如商业信用、短期借款等方式得到缓解。
(2)资金数量的不确定性。企业循环经营的日常中,拥有的营运资金的数量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使营运资金数量波动频繁。
(3) 变现能力强。对于存货、应收账款、短期的有价证券等非现金形式存在的营运资金变现能力较强,这些可以使企业用于应付日常的资金缺口,以及紧急性的投资需求。
(4) 筹资渠道非常广。一般来说,企业筹资的方式呈现多样化,比如通过企业自筹,合理利用商业信用,向金融机构直接贷款,向普通市民发行债券等筹资渠道。
2. 2 营运资本管理的内容
在当下激烈的市场博弈中,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急于提高本企业的营运资本的管理水平,因为这不仅能让企业灵活的使用营运资金,而且能够降低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危机。一般来说,营运资本管理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管理[5]。
(一)流动资产管理。流动资产作为营运资本的构成内容之一,它典型的特点是能在一年内变现,或在一个特定的营业期内流转,在流动资产管理中,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的管理。总的来说,对于流动资产的管理,企业可以从其流动性水平着手。
(1)货币资金管理。在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的流动性最强,它一般以货币形式存在,比如常说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就管理货币资金来说,企业完全可以从它的安全性出发。第一,企业要重视管理货币资金的数量。因为货币资金是企业的命脉,参与企业整个运行过程。若是企业货币资金链出现问题,不仅影响企业的日常运营,冲击企业的营业利润,而且企业可能因为到期无法偿还债务,从而逐渐走向衰退。第二,在采购-生产循环过程中,企业采购原材料,支付生产人工费以及支付和采购生产相关的费用,这些支出,企业一般都是用货币资金偿付,所以管理者需要加快现金的回收速度,增加现金的储备量,这样企业才有能力支付。
(2)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是由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赊销款项[6]。在当下市场博弈中,很多企业都用赊销的行为来引诱客户,只为增加本企业的营业收入,扩大产品在市场的影响力。然物极必反,大量赊销所带来的应收款项,回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完全列为企业的流动资产,而且对于那些收不回来的款项,更是大大增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风险。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刻不容缓,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根据客观的市场环境、行业特点,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制定相对安全的界限,使本企业的应收款项维持在企业能够控制的范围内,这样的应收账款才能增加企业的销量,又不至于使企业发生坏账,造成企业资产损失。第二,对于应收账款的后续管理,同样不可忽视,企业应该做好对于应收公司的信用政策分析、应收款项的账龄时间分析,安排相关人员对应收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定期考察。这样,企业可以全面了解应收账款的详细信息,然后对症下药处理这些应收账款。第三,对于实在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企业可以给予应收公司一定的现金折扣,信用期限,以此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坏账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