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话语标记在学界引发的关注,话语标记研究蓬勃发展,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话语标记并不是口语交际中某个个体偶然使用的冗余现象,它的产生和存在是有语用基础和语用价值的。
摘要:现代汉语中,随着“没错”语义弱化,话语标记功能不断凸显,但其话语标记的功能和特征尚未引起足够关注,有继续探索和研究的空间。本文以新闻报道文体为研究对象,对话语标记“没错“在新闻报道文体中的分布和功能展开研究,通过对比与其相似的话语标记“不错”,加深对话语标记“没错”的认识和了解。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汉语学习者提高对汉语的认识,让他们更好、更准确地运用汉语;此外,也希望对补充关于个别话语标记的研究发挥些许作用,使话语标记“没错”能更好地为语用服务。
关键词:话语标记;分布;功能;对比研究
一、选题背景
国外最先注意到该语言现象的时间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Fries在其著作《The Structure of English》(1952)中首次提到了话语的概念,他将在口语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划分为 15 类,且每一类分组都有各自特定的出现条件和特定的功能。1953年,Randolph Quirk在题为《随意的交谈——日常口语的一些特征》的讲座中首次明确地提到在日常口语中反复出现的修饰语,如:well,you see,you know,从语法结构的观点来看,这些修饰语在信息传递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在后来的20年内并没有人对此加以进一步的研究。直到70年代,话语标记语的研究才初步形成。而自80年代中期至今,对话语标记的研究热度只增不减。从现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话语标记的研究重点关注语用,根据研究角度不同, 可分为句法-语用平面、 语义-语用平面、 认知-语用平面; 理论上,大致可分两派:一派是以Schiffrin(1987)为代表的连贯派,从语篇连贯角度出发,认为话语标记的主要功能是标明话语单位间关系,使语篇连贯;另一派则是关联派,以Blakemore(2002)为首,从认知关联角度入手,主张话语标记的首要功能是连接它所在话语与理解该话语的特定语境假设。句法-语用平面、语义-语用平面与连贯理论相关;认知-语用平面主与关联理论相关。
国内话语标记语研究起步较晚,且由于语言理论与基础的不足,学界并未提出“话语标记”这一术语。国内话语标记语研究最早始于上世纪80年代,著名语言学家廖秋忠先生最先开始关注汉语话语标记语,并将其归为“篇章连接语”,但是他并未对此展开专题研究。在后继研究中廖秋忠(1986),根据连贯理论,从“语义—语用”角度,以及功能、位置两个标准出发,将篇章顺接和逆接连接成分进行划分,得出:顺接连接成分包含八种连接成分,分别是罗列、阐明、总结、再肯定、释因、纪效、推论、比较;而逆接连接成分包含了转折、意外、实情、让步、对立、对比六种。方梅率先把话语标记理论运用到对汉语具体语言、语用现象的研究中。在对汉语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进行考察后,她认为语义弱化的连词用作话语标记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其一是话语组织功能,其二是言语行为功能。冉永平以关联理论和语言顺应理论为理论框架,从“认知—语用”角度对话语标记在汉语交际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进入新世纪后,受国外话语标记语研究的影响,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投身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当中,相关的理论介绍以及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刘丽艳在《汉语话语标记研究》一书中对国内话语标记研究概况有比较详尽的介绍,在此就不具体展开。
随着话语标记在学界引发的关注,话语标记研究蓬勃发展,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话语标记并不是口语交际中某个个体偶然使用的冗余现象,它的产生和存在是有语用基础和语用价值的。虽然,被确认的话语标记在不断增多,但仍有尚待发现的话语标记。“没错”便是其中之一。而新闻报道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形式,具有真实、新鲜、时效性强等特点,且新闻报道的语言使用比较规范,话语标记“没错”在新闻报道文体中的功能相对集中、稳定,此外,在参考了李宇明(1997)对话语标记“是的”的研究,我们发现在新闻报道文体中也存在这样一种与话语标记“是的”相类似的“拟话语”现象,因此本文拟专门讨论新闻报道文体中“没错”的话语标记功能作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