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佛教譬喻研究文献综述

从佛教文体之一的“譬喻”文体出发,借助林清玄对《百喻经》的注解,以及通过对比其他佛学名家在注解《百喻经》的差异,来发现一些他对佛教文学的理解及贡献。


一、引言    

这篇论文选题的意义是从佛教文体之一的“譬喻”文体出发,借助林清玄对《百喻经》的注解,以及通过对比其他佛学名家在注解《百喻经》的差异,来发现一些他对佛教文学的理解及贡献。

研究现状:近些年汉译佛典的研究十分活跃,主要从文学和佛学的角度。译注阐释《百喻经》的学者或者佛学家有很多,比如林清玄、王儒童、李牧童、张绍良等等,其中尤以林清玄散文般的语言、细腻的文笔,使得他的解《百喻经》成为众多译注中的亮点。

从文学的角度来讨论的有:《<百喻经>中的佛典思想》蔡宏著、《<百喻经>与<伊索寓言>比较研究》朴龙杰著、《<百喻经>之研究》王儒童著、《百喻经》僧伽斯那著、《百喻经的寓言故事》冯海洋著,期刊有《活解鉴用百喻经全集》上官思然主编,以及一些硕士论文如《<百喻经>主题研究》孟颖蕾等。关于《百喻经》的评点释译大都是从佛学角度来研究的,如《<百喻经>评点释译选》王淑媛著,《<道德经><百喻经>俗译》刘彦灯、范又琪著。本文是从文学文体方面初步研究《百喻经》的。

二、正文

僧伽斯那从修多罗藏的十二部经里,摘录出来一百则譬喻集合而成《百喻经》四卷书。佛陀在不同经典中讲述出一个个譬喻故事,这些故事诙谐幽默。在这些故事背后蕴藏了深刻的道理,读来发人深省。本文主要是从汉译佛典的代表作《百喻经》来研究,展示出《百喻经》的文体特点即文体表现、文体功能、文体影响以及阐释学的研究方法。而中国现代阐释学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结合现代的、西方的、中心与边缘、实践与检验的新标准,将阐释学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如果只有佛典汉译,佛典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是舶来品,但是有了佛经的阐释,佛学就成了嫁接在梨树上的橘树枝条,是进化后的新品种。

主要参考的文献有以下几本:

1、李小荣《汉译佛典文体及其影响研究》

这本书的研究重点在梳理汉译佛典的文体表现、翻译中的文体变化及其成因,然后再论述汉译佛典文体对中国各体文学或作家作品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首先要指向文学性较强的经典。其次,在检讨汉译佛典的影响问题时,从受众的角度看,一是教内人士,主要是僧尼,二是教外人士,主体是帝皇、贵族、士大夫和普通民众。当然,这两者之间有互动关系,如东晋时期名士和名僧的交往就相当频繁;而唐宋之后的诗僧现象,更是僧、俗文化与文学互动的产物。这本书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比较全面地讨论汉译佛典文体的表现、性质、作用和影响,进而厘清汉译佛典诸文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深化佛经翻译文学,特别是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学间的研究,为比较文体学乃至宗教文体学之研究范式的建立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例证。

2、西风《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

阐释学翻译观致力于从哲学层面解释和理解翻译现象。本文在梳理阐释学翻译观起源的基础上,对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做了系统地考察,分析了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所面临的肯定性阐释和批判性质疑,并对其接受效果和阐释的循环问题做了简明的探讨。

3、周裕锴《中国佛教阐释学的研究:佛经的汉译》

翻译是理解与解释的过程,是两种不同话语、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自汉代佛经翻译开始,中国古代翻译事业由文化征服走向文化交流。印度佛教与中国原有文化的融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阐释学意义,即印度佛经是如何通过翻译而进入一种新的语言环境中,佛教教义是如何通过讲解而被置入佛教徒所生活的语境,中国佛教徒是如何从自己生活的语境中来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解释本文的重点:译经、义解、习禅——阐释过程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