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红高粱家族》中对各种意象的运用,随手拈来,游刃有余,创造性地赋予各类审美意象独特的美学意义
摘 要:本文从美学视角审视《红高粱》中各种自然意象,文化意象,动物意象及其表现,通过探析意象的深层意蕴,联系其时代背景,地方人文特色,挖掘意象中隐含的作者审美倾向,揭示莫言的生命意识和民族文化的根,表达了作者关于生命和人性的哲学思考。莫言对于意象的创造,展现了高密人民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生存状态,增加了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美学魅力。
关键字:莫言;红高粱;美学意象;
The Aesthetic Image And Expression of "Red Sorghum"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various natural images, cultural images, animal images and their manifestations in red sorghum from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 through the deep implication of image, contact their era background, local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excavate the life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 culture of mo Yan, and express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bout life and human nature. Mo Yan's creation of images shows the social life and survival status of Gaomi people in a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which increases the social value and aesthetic charm of the works.
Key Words: Mo Yan; Red Sorghum; Aesthetic Image;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一、从美学视角看文化意象 2
(一)立体丰富的人物形象 2
(二)炽烈的生命意识 4
(二)独特的民俗民风 6
二、多重意蕴的自然意象 7
(一)红高粱 7
(二)黑土地 9
三、特殊意蕴的动物意象 9
(一)骡子 9
(二)狗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12
《红高粱》的美学意象及其表现
前言
目前学界对《红高粱家族》中意象分析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着眼于意象意蕴、意象表现形式、意象特征等,重在考察莫言在小说中对意象的运用技巧。总体上看,他们多以单类意象分析为主,各个意象之间缺乏相互间的呼应和联系,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呈现出碎片化的倾向。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象征理论、社会历史研究法等,从整体上系统分析《红高粱家族》的审美意象,将构成“红高粱精神”的各个意象串联起来,更好地把握作品主题和作者意象安排,全盘考察审美倾向的关联性、系统性,有助于从情节结构,人物设置和环境描写等方面整体把握《红高粱家族》,推动学界对莫言小说意象象征意义和审美特色的研究。
一、从美学视角看文化意象
(一)立体丰富的人物形象
1.主要人物
在莫言的笔下,小说的主人公戴凤莲的性格命运最为丰富立体。她在花轿里兀自掀下盖头,认真仔细端详轿子外面那个若影若现,身强力壮,宽肩细腰的男人,回娘家时骑驴是按规矩偏坐着,而和余占鳌野合之后,却是把毛驴的脊梁夹在两腿中间这样独特的骑驴方式,说明她已经彻底地释放了自我,充满了对封建礼教不屑;在花轿中遇到劫匪,当众多轿夫都慌张不知所措之时,她却没有乱半分方寸,用眼神鼓励余占鳌起来反抗;同时戴凤莲也是一个深明大义,敢于反抗的巾帼英雄。在余占鳌打算对强奸玲子的余七爷法外开恩,要和任副官闹掰时,她以死相劝,为占鳌留住了一位好将,也为队伍立了规矩;余占鳌在高粱地打鬼子,她在后方供应需求,甚至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余占鳌在人物上塑造上具有反封建和独立人格的显著人格,他是一个充满血性的东北汉子。握住花轿中的奶奶那只像鸟雏一样的小脚,是他踏出冲破封建礼教的第一步。在遇到劫匪时,戴凤莲的眼神激起了他内心蛮野的冲动,他冒着生命危险杀了劫匪。在戴凤莲回门的时候,用胳膊挟着戴凤莲,在火热的高粱地里野合,之后戴凤莲的哭诉,更是激起了他的保护欲望,他要为眼前这个心上人铲除吃人的封建伦理束缚。而他的独立人格也表现在,在国共纷争中,他拒绝各方势力的拉拢,自己拉起了一支小队伍,他不听从任何人的安排,就像一头没有被驯服的马,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坚守了原则,对侵略的日本人奋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