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的作品综合了文学和诗文两大艺术门类,这无疑是一种挑战般的创新,在音乐的创作过程中倾注文学追求与人文精神
摘 要:鲍勃·迪伦作为百年诺贝尔奖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奖的音乐家,在2016年10月13日获奖名单公布后,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关于音乐与诗文关系的广泛讨论。本文试图通过鲍勃·迪伦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与诗文的辩证关系,揭示鲍勃·迪伦作品的文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鲍勃·迪伦;反正统文化运动;诗文;音乐
Abstract: As the first musician to be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Bob Dylan has been world-widely discussed abo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usic and poetry after the list of Nobel laureates announced on October l3, 2017.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literary meaning and social value through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of Bob Dylan's musical work an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music.
Key words: Bob Dylan; the Counterculture Movement; music; poetry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前言 1
一、鲍勃·迪伦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2
(一)鲍勃·迪伦生平 2
(二)西方工业文明与反正统文化运动 3
二、音乐与诗文的辩证关系 4
三、鲍勃·迪伦作品的文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鲍勃·迪伦论音乐
前言
2016年10月13日晚7时,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揭晓,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本届文学奖颁给了自上世纪60年代起便蜚声海外的美国著名音乐人,民谣歌手鲍勃·迪伦,瑞典皇家学院发言人表示,鲍勃·迪伦“在美国的伟大音乐传统中,创造了推陈出新的诗语表达”。正如多数人所不理解的,迪伦获得了公认水准最高的文学奖项,与托尼·莫里森、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布鲁·聂鲁达、欧内斯特·海明威等文坛巨擘比肩,这显然是“跨界”了;鲍勃·迪伦本人获悉得奖后的反应也极为平静,表示要花些时间“妥善处理”此事,时隔半年后才正式宣布接受这一奖项。
诚如鲍勃·迪伦所言:“我一次次的问自己,我的作品属于文学吗?我要花些时间考虑这些问题,才能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1]——这样的跨界是否合理?这不仅是对自身文艺美学追求的至高约束,同时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音乐与诗文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音乐作品是否具备一定的文学意义和社会价值?对相关问题的准确解读,具有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鲍勃·迪伦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一)鲍勃·迪伦生平
1941年5月24日,鲍勃·迪伦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德卢斯的一个犹太家庭,祖父母来自沙俄治下的敖德萨,1905年俄国反犹运动高潮中移民美国。迪伦的父亲患有脊髓灰质炎,在他六岁时全家迁往母亲的故乡希比,迪伦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期。
高中时代鲍勃·迪伦自学钢琴和吉他,组建了几个乐队,翻唱小罗伯特和猫王普莱斯利等人的歌曲;1959年考入明尼苏达大学,60年代后曲风逐渐由摇滚转向美国民谣,迪伦为此曾表示“我对摇滚乐并没有什么造诣,那需要更强的驾驭词句的能力和良好的乐感,但这些歌曲不够严肃,不足以更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当我接触美国民谣,我认为那是更严肃的音乐门类,充满了更多的绝望、悲伤、喜悦和信念,以及更深刻的感情。”[2]
60年代中期后,迪伦开始尝试用电吉他演绎民谣,在时人看来,这无疑是对美国音乐传统的叛逆。1965年首张专辑中的《田园将芜胡不归》(Like a Rolling Stone)被乐评界认为是美国音乐史的上的巅峰之作,此后,迪伦重新用木吉他伴唱民谣作品,受纳什维尔民谣影响,开始尝试更具哲思性的音乐创作。
七八十年代,迪伦积极参与争取民主权利运动,数度进行巡演,并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重生派信徒,这一时期的作品伴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宗教情怀,评论界对此评价呈现出两极化趋势。1988年,鲍勃·迪伦跻身摇滚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