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清易代是中国近代化迟滞的关键 1、明清经济对比 明初,全国经济萧条,为缓和社会矛盾,恢复百姓生产生活,从明太祖到明宣宗时期近七十年间,
(一)明清易代是中国近代化迟滞的关键
1、明清经济对比
明初,全国经济萧条,为缓和社会矛盾,恢复百姓生产生活,从明太祖到明宣宗时期近七十年间,采取了一系列适合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恢复发展的措施,社会秩序逐步建立,户口和耕地面积逐渐增加,粮食产量增加,政府税收增多,官营手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到明中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王世懋在《闽都疏》中写道:“福之绸丝, 漳之纱绢, 泉之蓝, 福延之铁, 福漳之桔, 福兴之荔枝, 泉漳之糖, 顺昌之纸, 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 下吴越如流水”[ ]。明代商业贸易的频繁茂盛也可以从中窥探一二。而明代城镇也在这样活跃的商贸活动中兴起,比如以盛产青花瓷而闻名于世的江西景德镇,“据不完全统计,在17世纪的80年间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就运出景德镇等中国瓷器1600万件”[ ]。又如《江西省大志》中言,“其所被,自燕云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皆取于景德镇,而商贾往往以是牟大利,无所复禁”[ ]。此时的景德镇基本就是一个以手工业为主的商贸城市。而另一种比较典型的工商业城市是原本就有极为重要的政治地位作为保障下的经济较为繁荣的城市,如南京,明代时,作为北京的陪都,虽然政治机构与中央几乎相同,但由于距离都城较远,为发展经济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加之宋朝经济重心转移的完成,到明后期,店铺众多,其中以丝织业最为有名,绫罗绸缎数不胜数。总之,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了乡村城镇化的形成,而城镇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城镇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以雇佣关系为核心的家庭小作坊和手工工场,使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得以产生。
但是,随着明末清军入关,满族统治阶级为满足自身需要,从1644年开始连续三次颁布圈地令,强占大量耕地,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流离失所,甚至需要投靠满族贵族为奴,即“投充”,使原本随着城镇化发展而有所宽松的人身依附关系再次大大加强,“民间辗转流离, 哭声遍野”[ ],严重阻碍了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此时的英国,同样在进行圈地运动,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也通过暴力的方式将农民赶出土地,他们把土地变成个人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没有土地作为生活生产保障的农民只能进入工厂,成为雇佣工人,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另外,清初,在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人口的迅猛增长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康熙五十一年颁布新政“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之后,百姓对生育人口的后顾之忧完全解除,1700年就有1.5亿左右的人口,1779年突破2亿大关,最终在1834年突破4亿大关,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人口的高增长率虽然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刺激了农作物产量的增长,但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巨大的人口量吞噬,人均社会剩余下降,造成实际经济增长率远低于人口增长率。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人口巨大压力下一直无法获得明显突破。这种恶性循环的长期发酵,使得中国失去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机会,不仅使清朝的经济落后于西方,更导致中国近代化开端的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