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无情心态研究

在诗作上苏曼殊或多或少的受到李商隐的影响,他注重诗歌意境,幽微委婉,隐晦迂回,寄托极深,有着华美的外表和意象,但这也正是其中的精髓。


摘  要:苏曼殊是生活在清末民初的名人。寥寥三十五年的光阴,父爱缺席,母爱残缺,三次遁入空门。他的一生有着太多的无情表现,父亲病逝,他拒不奔丧,对秦淮河畔的弹筝女欲爱不能,面对爱情痛苦抉择抉择,空留泪痕。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他身世的悲凄。所有的种种都可用一个“情”字来解释。本篇论文通过对苏曼殊孤独游历的探索,分析苏曼殊无情的具体原因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关键词:苏曼殊;佛教人生;无情研究

Relentless Mentality Research of Su Manshu

Abstract : Su Manshu livi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elebrities. Time a handful 35 years of father absence, maternal incomplete, the three fled to Buddhism. His life has a lot of merciless performance, his father died, he refused to attend funerals of the Qinhuai River Zither woman could not love playing, love to face painful choices choices, leaving empty tears. The reason is because of his life experience of mine. All are available in a variety of "feeling" words to explain. This paper by Su Manshu lonely traveled explore, analyze the specific reasons Su Manshu ruthless and performance in Literary Works.

Key Words: Su Manshu;Buddhist Life; Relentless Research

目    录

摘要1

Abstract 1

前言1

一、苏曼殊的佛教人生1

二、苏曼殊无情的表征3

(一)父亲病逝,拒不奔丧  3

(二)弹筝女子,欲爱不能 4

(三)佛命难违,空留泪痕4

(四)精神情爱,失望离去5

三、苏曼殊无情的原因6

结语7

参考文献8

致谢9

苏曼殊无情心态研究

前  言

清末民初的名士苏曼殊、李叔同与仓央嘉措被世人称为“诗僧三杰”。[1]苏曼殊,他是一个僧人,他身披袈裟,手拄竹杖,脚踩草鞋,漫漫于世间,古佛青灯就是他的家;他也是一个情种,在秦楼楚馆嬉笑却依旧能够风度翩翩,红颜才是他内心的处所;他更是一个舞者,在人生这个色彩斑斓的舞台上,上演着一场又一场异彩纷呈的舞蹈。本篇论文通过对苏曼殊孤独游历的研究探索,分析苏曼殊无情、绝情的具体原因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进而探讨其绝情与佛教之间的关系。

一、苏曼殊生平及佛教人生

苏曼殊的降生也许就在暗示着他会是一个成长史受伤的孩子。他的一生,父爱缺席,母爱残缺,爱情也生生地被他禁锢在牢笼里。

   苏曼殊的父亲苏杰生,早些年在日本横滨经商,是广东香山本地比较有名的买办商人。1884年,娶了他的第四房姨太——一个名叫河合仙的日本女子。但是,很

快又与河合仙的妹妹若子私通,若子在当年生下了苏曼殊,所以苏曼殊是一个从出生被贴上“混血私生子”标签的孩子。[2]在那个华夏第一、不堪与外倭同流合污、封建观念严重泛滥的时代,苏曼殊的这种“见不得人”的出身,注定了他将来要要遭受歧视的命运。此后的父亲苏杰生更是纳妾不断,几乎完全忘记了还有这么一对母子和他有关系,若子和苏曼殊如同被遗忘了一般。等到苏曼殊长到快六岁的时候,才被生父带到广东香山老家,但依旧被家族歧视为“苏家的耻辱”。

 少年的苏曼殊是在族人和苏家人的冷眼中艰难长大的。他生性多愁善感,性情愈发的孤僻,并且身体十分羸弱。12岁那年,曼殊突然生病,卧床缺医少药竟然长达一个月之久,家人授意佣人“听天由命”,最后索性把他扔进了柴房,任其自生自灭。兴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苏曼殊竟然在历尽艰辛后艰难地活了下来。也许正是这一经历,给了幼小的曼殊心灵上沉重的打击,可能在这个时候小小的苏曼殊心里就微微的看破了红尘!